>>文旅纵横>>经由体育 感知文化
2023年09月19日
经由体育 感知文化
经由体育 感知文化

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本届杭州亚运会举办前夕,8月28日,借助亚运会契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等以“体育文化 源远流长”和“汇聚体育之光 共赴美好未来”为主题举办专题展览,唤起了人们对体育历史的回顾和对体育文化的感知。中华体育文化正以新的内涵、新的成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承担着新的文化使命。

体育文化是人类精神价值的突出体现

伟大的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不可分割。体育不仅是人类挑战生命极限的活动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彰显拼搏精神、奋斗品格、顽强意志和团结力量的精神行动。经由体育运动留存下来的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融于一体,物质、精神和制度要素相互联动,构成体育文化系统,赋予体育以重要的文化空间。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基本载体。包括体育建筑、体育广场、体育公园与体育设施等,也包括特定的纪念品、体育器材、体育服装等体育用品。体育物质文化使体育文化内容更具象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引领时代审美和社会观念,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风范。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审美情趣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这就是体育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运动本身得以展现,也能够通过影视、文学、美术、摄影、音乐等艺术形式得以呈现,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独特标识。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朴素的规则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具有先进性、共通性、传承性。进入现代体育时期,更是强化了基本法则和职业道德,体现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体育制度文化包含了体育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各项体育运动裁判规则等。这些制度文化保障体育运动的正常秩序,在鼓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与人类其他文化同向而行,促进了时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体育文化是体育运动蕴含的精神财富,能够极大地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之需,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之要。

中华体育文化在传承优秀文化中创新发展

体育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体育中的养生文化与武术文化等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中华民族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修身正己、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正是这些思想精神,铸造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团结奋进、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近现代以来,中华体育文化经历了向西方体育文化靠近、学习和融合的过程。有识之士认识到“体育救国”的社会功能和时代价值,纷纷强调体育对于改造国民体质、提振民族士气的重要性,并将武术等传统体育纳入学校教育、进入运动赛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为我党指导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体育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民体育”成为新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体育属于人民,体育服务人民,人民在体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凸显。“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团结精神、“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担当精神,进一步擦亮了新中国体育文化的底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体育事业发扬“人民体育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逐步完善,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家强则体育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领域若干重大关系和基本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全面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这些重要思想论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秉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突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念,以及“胸怀天下”的国际眼光,为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视域下的中华体育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进入新时代,我国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迎来了向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历史性迈进。我国竞技体育跻身强国之列,大量体育赛事在我国成功举办,多项体育纪录屡被我国体育健儿打破,在国际体育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目标,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体育文化融入全民健身运动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从城市社区到农村乡镇,各个地区、各个民族融合自身极具特色的体育项目、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化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国家体育总局举办“全民健身我行动·全国社区运动会”,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竞技项目和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进行比赛,在推广和普及体育文化中营造了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云南昆明举办的春城体育节社区运动会的“红色定向跑”,串连起红色文化主题地标,参赛者和广大群众一起重温红色革命历史;贵州的“村BA”篮球赛事和“村超”足球赛事,以火爆的全民参与景观发挥出体育文化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旅游业、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通过体育运动立德树人是中华体育文化的使命任务。从20世纪80年代德智体“三育”,到20世纪90年代的德智体美“四育”,再到2018年的德智体美劳“五育”,体育始终是我国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校园体育教育外,博物馆和展示体育主题文化的会展活动也是提供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各类体育文化展览,不仅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也激发出人们对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华体育文化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体育是超越国界的语言。各国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在相互竞争、共同拼搏的体育运动中增进彼此了解,产生精神共鸣,也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之桥。

中华体育的崛起发展历程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壮大的过程。1990年、2010年和2023年,我国分别举办了三届亚运会,2008年举办了夏季奥运会,2022年举办了冬季奥运会,让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见证了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贡献。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运动赛事,也是人类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文化盛会。《奥林匹克宪章》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是持续的、全球性的。其最高层次的活动是使世界上的运动员在盛大的体育节,即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了让全世界人民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平台,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这与中华体育文化的开放发展相契合。通过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等重要国际体育组织的友好合作,我国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进行广泛弘扬,积极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加快迈向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中。国际体育文化方面的对话机会不断增多,我国体育文化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不断提高。各国运动员和广大民众通过中华体育文化中的人物、故事、精神、理念等,更多地感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国人民开放包容的文明气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体育文化正在以不可替代的方式释放出巨大的精神能量。我们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体育文化走出去,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搭建世界人民友好交流的平台,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成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我们要持续发挥体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影响,培育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励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团结奋斗,向全世界展现人类突破困境、战胜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张  丽[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新型国际关系视角下新中国70年中外体育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BTY004)的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9月19日第3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