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是世界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杰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载体和伟大见证,保护好这一独特类型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然而,在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之下,石窟寺面临传统风险与新风险的叠加挑战,系统性、持续性威胁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威胁正在不断增加。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政府主办的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大足召开。中外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主题展开探讨。
倡议系统性、综合性保护
气候变化与石窟寺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界长期致力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全世界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点问题。
“石窟的选址和营造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石窟多重价值研究和突出特性的凝练,是有效保护利用的重要依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认为,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正确理解是实施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前提。
由于石窟寺在赋存环境、主体构成、建造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其他文化遗产门类。对此,各国专家从不同维度出发,结合实地保护治理经验,提出一套集石窟寺价值阐释—灾害治理—保护修复—环境控制—监测预警为一体的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
早在2012年,重庆大足石刻就建起了专门的监测中心,对石刻文物本体与载体病害、自然环境、旅游与游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测。“我们建成的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预警平台监测范围涵盖了文物本体、自然环境等18个大类、70多个子项,配合数据接入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动态化、信息化、可视化的监测管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介绍,目前,大足石刻世界文化监测预警平台已采集700多万条监测数据,已然成为石窟寺保护研究领域的海量大数据资源库。
英国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奥斯汀·本杰明·内文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英国壁画保护项目案例,对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做出阐释。他认为,持续对石窟壁画的原始材料和保护材料进行监测和科学研究十分必要,并且应该根据遗址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石窟寺保护一定是跨时空、跨学科的,特别是在气候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系统性、综合性的保护思路已是必然。”内文说。
技术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的球幕影院里,释迦涅槃圣迹图、千手观音造像等文物仿佛穿过银幕,款款而来。数字技术赋能石窟寺保护,使得文物展示形式不断创新、细节展示日趋清晰,参观体验也走向沉浸式。观众、游客在美的震撼中了解到石窟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减轻洞窟参观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石窟文化宣传展示力度,让不可移动文物有了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石窟难以永存,气候变化不仅会加大文物损害或损毁的风险,更会加速文物信息的衰减。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要重视其物质形态的保护,也要注重其历史信息的保存。
文物特性呼唤技术创新。多年来,敦煌莫高窟已累计完成29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云冈石窟典型洞窟数字化建模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残件数字化采集项目等先后实施完成;大足石刻研究院基于数字孪生、云计算、虚拟数字人等数字信息化技术,启动“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数字科技为不可移动文物塑造了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也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
“在人们对优秀文化遗产需求越来越旺盛的背景下,数字化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将让石窟艺术文化瑰宝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认为,要发挥文物历史承载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就要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强文物文化价值挖掘和历史信息搜集,立足传承与保护工作实际,让文物“活”起来。
护好石窟寺这座文明互鉴之桥
千年以前,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佛教石窟艺术一路东传。千年以后,石窟寺以丰厚的艺术、社会、历史底蕴,成为世界各国促进民心相通、深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中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建档、活化利用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与博物馆局局长阿卜杜勒·萨马德说。论坛期间,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与博物馆局签署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谅解备忘录。与会专家还就推动建设全球石窟寺遗产历史影像数据库、为石窟寺文化传播与艺术欣赏创造更多维的场景等达成共识。
阿富汗考古局学者穆罕默德·阿里·胡赛尼·亚尔则呼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应放下偏见。他介绍,位于巴米扬的石窟遗址多年前就被联合国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得益于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专家学者的多年支持,遗址在考古和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今,仅剩一批中国学者和我们还有合作,在他们长期帮助下,不少古迹和石窟正以崭新面貌示人,巴米扬又重现了昔日的辉煌。”亚尔认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各方应摒弃成见、携手合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加强石窟寺保护,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举办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正是国际上凝聚保护共识、实现深入交流、推动全方位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推动石窟寺这座穿越古今的文明友谊之桥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本报实习记者 王添艺)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0月24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