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经纬>>艺术生产,何妨多些“本位”
2023年12月12日
艺术生产,何妨多些“本位”
艺术生产,何妨多些“本位”

“本位意识”,给人的感觉常常是没有大局观,甚至是自私自利。可联想到艺术生产中,曾有艺术院团几乎“本位”全失——编剧、导演、主演、舞美等均为外借,本单位几乎就担个空名,自己的演职人员无非是当个配角甚至跑跑龙套……就不由呼唤这些院团,在艺术生产中还是要有“本位意识”!

试想,一台戏中关键岗位、主要角色都仰仗于他人,而自己只剩个虚名,艺术生产无形中岂不成了空心?如此花大价钱“打造”出来的作品,虽然热热闹闹,但难免昙花一现。实际上,这样做的动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为了评奖一类,因隆重首演以及参完赛、评过奖后,这戏便多是锣齐鼓不齐,日常面向观众的演出难以为继。而且,本院团的人少了舞台实践机会,缺了当主角、担大任的信心勇气和动力,对院团的艺术传承和长远发展也没有益处。

借的都是腕儿,钱少难请来。好不容易筹来的经费,往往一大部分花在这方面。但是也不乏明白的院团当家人。记得前些年在上海参加一个研修班时,到上海昆剧团调研,听了团长谷好好的介绍,多年过去依然印象颇深。当时谷好好介绍,团里排戏申请的经费不算多,一般也就一二百万元。但他们轻易不外请人员,偶尔外请导演也不开高价——从不过二十万元。她的理由是,你热爱艺术我给你提供发挥空间,而真正的艺术家是重情重义爱艺术的。人家也不嫌上昆给的价不够。坚持这一原则,上昆排演了不少好戏。

上昆的做法和谷好好的想法,未必很难,但着实可贵,更显示立足“本位”、实事求是的艺术担当。想必这样的院团和院团长还会有不少。借外力、用外脑,不是不行,且许多情况下还很有必要,但终须有节有度。而且,在借用过程中,还应着眼于让本院团的人学习、借鉴、提高。这样就算多花些钱,能使本院团艺术生产上一台阶,也有长期效益。

这又引出另一个话题:艺术生产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不是为拿奖,而是为了服务观众、占有市场,自然会以艺术质量和可持续演出为首先考虑,在生产成本上也会精打细算。而如果视拿奖为要务和第一目标,自会不惜血本甚至孤注一掷。国家有的评奖特别规定有一定演出场次为前提,也有助于对这类现象纠偏。

对每个艺术院团来说,"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当是在艺术创作生产中着重考虑的。地方院团,一般来说首先要立足当地,生产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对当地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起促进作用的作品,而最应该依靠也能长久依托的自然是其本身的创作力量、演职人员。即使偶尔引进编、导、演等来帮助创作排演和艺术提升,也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勿喧宾夺主,不能使本院团人员特别是艺术骨干生了手、失了位、寒了心,影响了精气神。总之,院团不能没有一定的“本位意识”。当然,被借用的大家如果足够大,也会适当自我克制和约束,不会带一帮子人“鹰”占鹊巢,并且既授鱼更授渔,尽可能让相关院团的演职员更多更好地发挥作用、得到提高。(宋柯)

来源:文化和旅游大数据 2023-12-08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