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纵横>>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2023年12月22日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感悟其巨大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贯通性。

坚定文化自信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应该是相互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因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具体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对新时代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怎样传承传统文化、怎样发展传统文化,给出科学方法论指导。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出系列重要论述,要求“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须下大力气予以推进。

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赓续红色血脉,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概念,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科学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红色基因中蕴含的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纪律严明、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要素具有价值上的高度统一性,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展现形式。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红色基因贯穿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来。

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导向上相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产品和服务都在无形中传递价值观,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向不能跑偏。不能搞利益至上、流量至上。算经济账,更算社会效果账,不断推出积极向上、成风化人的优质产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行稳致远、蓬勃兴旺。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历史、国情,内在体现着中国人的历史经验和当代智慧,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大党领袖的宽广战略视野、卓越政治智慧和强烈使命担当,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强调“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我们大党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战略指引。

毕绪龙(作者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2月22日第1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