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标引超十万张传统文化图像
近日,“古籍图典数字化与活化利用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正式上线发布。
“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从海量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搜集整理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像素材,通过著录、标引、分类,解析出传统纹样图像并再创作,形成新的图像素材,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创作资源。“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基于历代典籍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图典深度标引与素材库建设”的阶段性建设成果。未来,还可以结合新技术、新产品等,对这些图像素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项目已累计完成深度标引传统文化图像10.5万张,传统纹样元素矢量图2600多个。在此基础上,建设团队对提取出的传统纹样元素进行了矢量化加工,并将加工完成的1000余个纹样素材上传至底层关联系统,申领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编码。将资源上传至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江苏文化产权交易所交易平台“数据超市”,成功达成了交易。
据介绍,“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建成后,于2023年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和“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度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也作为首批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和装配底层关联集成系统的单位之一,实现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物理分布、逻辑关联”的关键一步。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表示,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古籍服务方式和技术应用、活化利用的创新探索,为更好推动新时代古籍工作,让珍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出当代人的贡献。(记者陈雪)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4月23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