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学习 学习愉悦
福建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题研修班在我院圆满结业
10月16日上午,为期8天的福建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专题研修班圆满结业。这是继去年省厅举办文化干部培训班的“回头客”班。据该省文化厅领队陈方昌在总结发言中说:从学院评价和学员反映看,这期培训班超过了去年培训班,可以说是最棒的,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和培训的初衷。
该班学员的学习激情和友情又被激发了,全情投入学习,连大多数第一次来京的学员都能做到专时专用,全勤学习。我院院长张旭和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晓星同志兴致勃勃地出席了结业仪式,极大地提振了学员们的情绪,五位学员代表发言全部脱稿慷慨陈词,个个如有演说天赋,愉悦学习和学习愉悦感溢于言表。他们感谢张院把出席培训部办班结业典礼的第一次给了福建博物馆学员!张院和张总十分高兴地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张院和张总被班级氛围感染,多次乐开怀,并与学员亲切互动交流,结业仪式轻松愉快。张院长在即兴讲话时认为,班风好,学员愉快学习,收获丰硕,感悟独特,并寄予殷切期望。他说,如同学员代表发言所说,这次培训,预示着同学们即将进入博物馆发展的春天。
张晓星总工程师也感慨万分,认为这个培训班很特别,一进教室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很少见到仅有几天时间的培训班能办得如此生龙活虎。
学员代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长陈 春连在发言中认为,“学习气氛浓厚,培训形式新颖”是这次培训的一个特点。此次培训,全体学员都能自觉放下工作,全身心地做到全脱产投入学习,无论多大级别的馆长,都能放下身段,自觉做到一视同仁,都以普通学员的身份戴上胸卡,准时上下课,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能同授课老师进行互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成;从培训形式上,结构化研讨的教学方式也让人耳目一新,让全体学员都能全身心参与,发挥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又让大家在讨论中学习他人经验,通过对比进行工作反思,吸取他人所长。同时又有现场教学、专题教学和实地参观相结合,动静结合,即有理论的学习也有现场实践,让人乐于参与,自觉学习。
陈春莲认为“学院工作细致入微,学员团队亲如一家”是本次培训的又一个特点。本次培训班,学员来自福建本省的四面八方、各个地区。56个馆的兄弟姐妹馆长和省局领导聚集在一起,年龄从60后到90后,级别从股级到处级。因此学员之间的生活习性以及学习方法等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按常规来说,这将是一个不易融洽的集体。然而8天的相处让大家仿佛又回到了久别的象牙塔,回到了学校。靠的就是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带领下,指导有方,从“破冰”行动开始,就让学员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没有了束缚和拘束感,彼此相识相交,很快融入到了一个新的团队中;另一方面,学院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开班就为培训班专门的《学员手册》,安排好食、宿,在老师的指导下,新班委在班长的带领下,各委员既分工又合作,团结如一人,形成示范,在各项活动中发挥带头作用,很快就组织起一个热爱学习的团队,大家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交流信息,共同进步。
学员闽东革命纪念馆馆长雷志华在《感受一次革命性的学习》体会中写到:在金秋十月的北京八天学习时间里,我们先后听取了6个专题讲座,观摩4场现场教学,参与针对福建博物馆建设情况的两次有特色的结构化研讨活动,以及一次新颖的“破冰”行动和一场别具一格的学员文艺晚会;省厅陈朱巡视员专程参加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文干院副院长段周武在开班仪式上的热情致辞鼓舞人心,特别是文干院张旭院长第一次参加培训部承办培训班结业式讲话中对培训班的肯定与关怀,这些构成了八日完满培训内容;最后本人意外地获得老师同学的鼓励,还代表优秀学员上台领取荣誉证书。此次培训班学习气氛可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是在我的文博事业道路上有了一次革命性的认知,感受着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收获很大。她将会在一定时间里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与工作。
雷志华认为,此次培训具有时间长、层次高、专业强的特点,全班56个学员中,担任省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馆长的有34人,分管馆藏文物的副馆长(主任)有18人,为我省文博干部营造难得的交流平台。在本次专研班的培训工作中充分体现了,学校管理严、学员阵容齐、教师极别高、教学形式新、学习气氛好。

专题教学场景

结构化研讨成果交流、答辩场景

兴高采烈的结业仪式现场
.jpg)
张旭院长和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晓星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jpg)
福建文博人的集体狂欢——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之喜悦

全班集体合影
供稿:培训部项目组
时间:201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