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十天短训让学员刻骨铭心
2014年11月28日

信不信由你,十天短训却能让学员刻骨铭心

----云南省地震灾区文化干部培训学员班圆满结业  

 

11月26日下午,为期十天的云南省地震灾区文化干部培训班的结业典礼在我院报告厅举行,段周武副院长出席仪式、讲话并为来自6市州县的文广新局局长、文图博馆长等文化工作者59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和优秀学习小组的奖状,培训班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培训班领队云南省昭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唐勇参加仪式并做培训班总结,我院培训部主任刘瑞彪主持仪式。

段周武副院长被学员的激情所感染,他在即兴讲话中对培训班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期云南班的学员精神面貌超过了非灾区学员,学员亲如一家,亲切地勉励学员要将优秀当成习惯,在地震灾区重建家园工作中学以致用,再立新功!

在结业典礼上,六个组的学员代表发言多次动情地表达了感谢之情,特别是与以前参加过全国各层次培训相比,强烈感受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独特培训方法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多次震撼,对全程培训大家共同营造、真切再现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学风的感悟深刻;全体学员在结业典礼现场表演歌伴舞大合唱《彩云之南》,既表达了对培训班大家庭之爱,也表达了云南文化人灾后重建美好精神家园的强烈憧憬!

几个"难忘",令人刻骨铭心:

一是情难忘

灾害无情,大爱无疆。学员在学院阳光学习、阳光生活,比赶帮超的竞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团结、奋进、友爱、温暖。结业临别之际,学员纷纷来与培训部项目组李敏和刘瑞彪话别,动情不已,互道珍重,周迎丽、李琛竹、柴莉三位女学员眼圈湿润,小周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依依不舍……

二是学难忘

学员感到学院纪律严明,课程设置好,师资强,特别是培训管理科学,充满智慧之光和人性化之光,达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培训效果,课堂互动积极,研究氛围浓,结构化研讨更是让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民主发言,集思广益,问题深化,成效显著;学员论坛竞相展示各地亮点,大会交流,睿智启发,重建精神家园,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满满!

三是班风难忘

在创双优激励机制下,从领队到班委、组长,个个率先垂范,考勤签名俨然成为学员的功劳簿,全勤铭刻着莘莘学子的求学轨迹;外出现场教学整装列队,驻外培训多次集体列队往返于大兴宾馆与学院之间的马路上,长长的队伍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成为一道靓丽的街景,吸引了街头老百姓的目光,体现了军事化作风;学员彼此关爱,每天都有感人故事发生,有的带病坚持上课,有的为了做到不请假,让在京的子女或是亲友在业余时间来培训班见面等等,不胜枚举;文体活动人人争先恐后,魔术,口技等多种表演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原生态方言山歌《回家》,让大家感动,静心聆听,感觉在学院仿佛是回到了家,不少学员眼睛潮湿了;各小组为了赶排联欢会节目,自愿牺牲休息时间,甚至连夜排练至凌晨一两点钟。

诚如学员代表杨礼全在结业典礼发言时所说,短训班文体活动要办成全体学员参与的联欢会,比登天还难,然而云南班做到了。这是优良班风的集中体现,这是经过地震洗礼后,又经过文化学院点亮培训之光的值得令人骄傲云南文化人的真实写照!

杨礼全说,千言万语集中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非常感谢、三个前所未有的震撼。非常感谢文化部、云南省文化厅,特别是文化学院以及培训部项目组;非常感谢班主任和培训项目组的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指导;非常感谢全体同学们,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拥有了同学就是拥有了财富。认识,前所未有的知识;眼界,前所未有的开阔;信心,前所未有的增强。学院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营造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和温馨的大家庭氛围,对学员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终身受益!

学员集体合影

学员专心听课

 

供稿:培训部      刘瑞彪

时间:2014年11月28日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