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培训 激情学习 全程催化 调动潜能
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第四期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班在我院圆满结业
2014年4月21日至30日,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第四期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班在我院举行,这也是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系列的一个重要班次,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张士军为学员们做了《2014-2018年全国文化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政策解读,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段周武在开班典礼上作了动员讲话,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刘瑞彪主持开班典礼。
本次培训班受训人员来自第一批4家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及3家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共25人,重点学习了文化培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文化强国战略与软实力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培训中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的技能、培训项目科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解析、现代培训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方法、培训评估与成果转化、基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等相关知识;组织进行了一次现场教学,考察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进行了三次座谈交流,二次结构化研讨,二次文体活动。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榜样,树立了信心,收获颇丰。来自重庆基地的于兆坤老师在培训体会中写道:人的大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十天的学习让我充分体会到我对文化的兴趣被快速的激发,对培训的敬畏和热爱充分被点燃,这次火把的点燃让我找到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重心。引用段院长的话来总结这次培训:带着问题学,带着方法回;带着思考学,带着思路回;带着兴趣学,带着知识回;带着感情学,带着友谊回;带着责任学,带着自信回。
上海培训基地的刘雨薇老师在培训体会中写道,为什么说这次培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为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在踏入 “文干院”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转换了角色,成为了一名被培训者,同时也是一名观察者。“文干院”从班主任制度、学员自治制度、多样化的活动、课程反馈机制等,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上海培训基地的龚玉立老师在题目为《你,化学反应了么?》的培训体会中写道:这是一次太过瘾的学习机会。我不停的在感叹这次培训的含金量。我觉得,从收到培训通知的那一刻起,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就向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专业的培训团队的面貌。培训通知上对于本次课程的精简概括、对于培训前期的学员意见征询,到达学校后所发放的学员手册中制度、要求、课表、学员联系方式、甚至北京地铁图的全面列示,都反映出了学院这个培训机构、带我们这个班级的培训项目组对这个班级开班前做了大量的全面的准备工作,他们是全身心投入的,是高度专业的。这所有的点点滴滴,其实就是一个完美的案例,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培训基地的样子!这次的学习,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打开了思路,迫不及待的回去传达给自己基地的同事们去实践、去更深层的领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主任史长虹在培训体会中写道: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工作,尤其可圈可点的是班主任刘瑞彪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悉心关怀,让大家迅速凝成一股绳,汇成一条河,保证了学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亲密合作。学员一致评价刘老师有超强的亲和力、记忆力和启发力,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积极的参与和学员打成一片,其高尚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青春的活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李萌老师在周记里有这样的话:如果说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次培训,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就是“其乐融融”四个字。
重庆基地的于兆坤老师老师十分感慨地说,培训部项目组为来自七家基地的文化工作者开展了一场精彩欢快的破冰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介绍富有特色,迅速提升班集体以及小组的协作能力和凝聚力。这个方法的成功运用可以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借鉴和创新,让每一个培训班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和长久的印象,并且在刚刚来到新的学习环境,组织一次这样独特的互动环节,增进学员间感情的同时,互相交流经验。还可以从侧面探求学员们的真实诉求。博采众家,取长补短,此谓知识之破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此谓境界之破冰。文干院之行的第一印象就让我明白了培训工作是一门艺术和实践的有效融合。
从以上许多学员的体会中,我们看到了培训给学员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思想上的冲动和行为上的改变。这也是全班同学化学反应学习成效的一个缩影。
本次培训班共25名学员,10天时间,4月30日结束,此次培训任务由培训部负责执行。

文化部培训基地师资班集体合影

文化部人事司张士军副司长为学员做政策解读

破冰活动其乐融融

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现场教学

结业啦
供稿人:培训部项目组
时 间:201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