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从中国农家乐第一家 看成都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8月9日,星期五,记者一大早来到徐家大院,新大门入口处已挂起“车位已满”的牌子,进入一看,果然停车场已是满满当当。“作为全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在2011年就建起了第四代农家乐,目标直指会议、培训、拓展等业务。”徐家大院创始人徐纪元的大儿子徐世勇,看着眼前来往的人群,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顺应时代发展,徐家大院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乡村旅游中勇立潮头。
A徐家大院创新求变历经四代农家乐
是成都改革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
行走在郁郁葱葱的徐家大院,不时可以看见旅行社的导游举着小旗,带领游客前来参观。“冲着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的响亮名号,平均每天都有一个以上的团队前来探访。”徐世勇说,建于1986年的徐家老宅是必看项目之一。
“老树老院柴门新开迎贵客,乡味乡情本色尽显绽新花”,位于徐家大院中心位置的徐家老宅,是一个典型的川西民居院落,13间青瓦白墙的平房呈品字形布局,屋内摆放着老物件,行走其间把人的记忆带回到那个年代。
“这个院子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是轰动一时。”说起第一代农家乐的诞生地,徐世勇感触颇深,修建这栋房子的时候,他还在读初中,每逢放假回家,三兄弟都要和父亲一道打理地里的苗木,学做盆景,这栋老房子更是在“全家总动员”的情况下修成的。堂屋外面,分列左右的两棵银杏盆景,也是那时种下的,如今枝干造型独特优雅,有藏有露,极为美妙。
徐家大院真正火起来,还要追溯到1987年的几篇新闻报道。当时的《成都晚报》(即现在的《成都日报》)以“鲜花盛开的农科村”“没有围墙的公园”为题,进行了系列报道。农科村和徐家大院一时间火爆了全国,每天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这份报纸,至今还装裱珍藏着。”在采访时,徐世勇向记者展示了这一被他们全家视为珍宝的历史见证。
从几间小青瓦平房起步,徐纪元一开始只是想为往来的苗木商人提供吃饭住宿;后来,城里人在这里找到一种体验乡村田园生活的新休闲方式。这种方式影响了整个农科村,并最终辐射全国。农科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诞生于农科村的农家乐,是成都改革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对于徐家大院来说,基本上每一个十年,就产生一个迭代,开启一个新的模式。
紧邻第一代农家乐的第二代农家乐,是一栋淡蓝色的两层小楼,修建于1995年,落成之时,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参观。2004年,徐家又建成了第三代农家乐——两栋乡村别墅,2011年第四代农家乐又宣告诞生,4层楼100多个房间,可以接待300余人住宿。
B大力推动国际乡村度假旅游
农科村核心景区打造精品民宿聚落
30多年来,农家乐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还衍生出“藏家乐”“艺家乐”等,但徐家大院的“地位”至今也无人撼动。徐纪元如今已退居二线,当起了徐家大院乡村酒店的“顾问”,大部分事务都划到了三个儿子身上。如今三兄弟经营着四五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花卉苗木、乡村旅游等。
负责文旅策划、招商运营的徐世勇,和他的团队正大力推动国际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要将海外的客人引进来,还与欧洲、东南亚的景区谈合作,准备让成都的乡村旅游走出去,“国家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海外的景区也盼望更多的中国人去旅游度假,而我们更了解国人的旅游需求,所以不少海外的景区准备和我们合作开发。”
与此同时,徐家大院所在的农科村,乡村旅游也由单一的农家乐庭院经济形态发展为集乡村艺术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乡村商务洽谈于一体的多元形态,由单纯的民风民宿展示模式发展为集文化创意、野奢乐活、养生康体于一体的文创旅游模式。目前,农科村已拥有乡村酒店40余家,其中星级乡村酒店9家,全村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2018年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2亿元。
做过销售,当过“一村一大”,“85后”张磊如今成了农科村党委副书记。他告诉记者,按照“一心两轴三区”泛农科村发展格局,郫都区友爱街道正加快编制城镇控规、“泛农科村”景区产业提升规划、农科村景区民宿聚落规划设计方案、扬雄故里规划设计方案。
“农科村与徐氏智慧文旅合作组建了农科村景区管理运营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平台基金和实力投资人,采取转让、入股、租赁、托管等多种模式,对现有经营户进行‘腾笼换鸟’,推进农家乐(乡村酒店)向精品民宿发展。”谈及未来的发展,张磊信心满满,他指出,农科村核心景区未来将打造成“精品民宿聚落”。
截至目前,农科村已经签约民宿企业13家,其中7家民宿已动工建设。
(来源:成都日报,2019-08-13,赵一)
村在景中 人在画中:甘肃乡村旅游巧打“土味”牌
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曾是城市居民旅游热门目的地,而现在,越来越多城市居民涌入农村,寻找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这使得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焕发出新活力。村民们由此有了新营生,不再仅依靠传统农业过日子。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双联村,记者看到,整个村落弥漫着浓浓的农耕气息。乡间巷道两旁绿树成荫,摆放着缝纫机和旧式自行车等老物件。村民房屋的外墙上或悬挂着杈、木犁和独轮车等传统农具,或绘有展示丰收季节和田野生活的油画。
用陶罐垒起的墙体、嵌在墙上的木船、活灵活现的雕塑“吹糖老人”、记录历史变迁的旧式马车……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巷道、每一处景观,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
来自甘肃兰州的游客孙佳带着孩子在双联村里玩得热闹。对她而言,双联村有很多她儿时的回忆,“希望孩子也能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过去,双联村以苗木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而自去年起,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双联村积极改造村庄风貌、整治巷道环境,搞起了乡村旅游,再现传统农耕文化,试图用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城市游客。
双联村党支部副书记魏学中说:“乡村‘土味’越足,游客来得越多,村民的‘钱袋子’越鼓。”
双联村村民祁国信介绍,他没有掏一分钱,家里的外墙就像变戏法一样大变样,整个村子也焕然一新,美了起来。游客增多,让他也念起了“生意经”,在家门口摆起了摊,售卖饮料、零食。
记者了解到,双联村旨在通过乡村旅游,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民俗村,在拉动旅游扶贫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乡村旅游正在激发甘肃越来越多乡村的参与热情。在双联村二十多公里之外的一个园区,游客云集,这就是临洮县平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水上乐园、天然温泉、自驾游营地、亲子动物园、开心农场、农事体验乐园……城里人可以在这里尽情游玩,享受接地气的“土味旅游”。
该示范园办公室主任边松林介绍,企业正在积极规划,希望尽快能够提供家庭农场全链条服务,使城里人更好地体验农耕生活,并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旅游带来了乡村的“蝶变”。2018年,平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旅游服务类营业额达到3600万元,先后有260多名周边乡镇的贫困劳动力从旅游发展中体面就业,当地1140多亩的盐碱地和140亩撂荒地被盘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852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6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1%和29.4%,乡村旅游带动22.14万人就业,较上年增长21.9%。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窦学诚表示,乡村旅游不仅为乡村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而且迅速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乡村振兴。
祁国信盼望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攒点钱装修房子,开个农家乐,跟大伙一起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来源:新华网,2019-08-14,张文静、崔翰超)
山堡村:乡村旅馆点亮新生活
走进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随处可见重庆来的避暑客,曾经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如今一派热闹气息。老百姓们靠乡村旅游增收致富了,在以前,这是山堡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2006年的夏天,山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我家住了12个人,每人每月400元,有一半的钱可赚”。山堡村老支书令狐昌容说,当年,全村7家乡村旅馆有180多个床位,虽然没有住满,但大伙还是尝到了甜头。
从最初的7家到13家,直到现在的485家。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山堡村的乡村旅馆犹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山堡的天空,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每年节假日就和老伴开车去重庆女儿家玩耍,或者去外地旅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令狐昌容笑称自己是村里最幸福的人。
令狐昌容算起了一笔账,去年自家的旅馆有50个床位,全部住满了,仅两个多月自家的纯收入就有8万元左右。
因乡村旅游的缘分,令狐昌容的两个女儿嫁到重庆。如今,看到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两个女儿也决定回家做餐饮行业。
山堡村的钱启文是村里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下,靠开乡村旅馆脱贫。
钱启文说,父亲很早过世了,母亲独自带着两个姐姐和他艰难度日。“以前家里主要以种烤烟为主,每年种5亩地左右,毛收入才两万多元,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基本所剩无几。”
2016年,在外务工的他,看到山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后,决定回家修房开旅馆,并陪伴母亲。
2018年,他家旅馆39个床位全部住满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纯收入就有4万多,虽然很忙却很高兴。
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发展。“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也运到山堡来卖了,生意火爆的时候,一天可卖一头牛,村里的市场活跃了起来。”九坝镇旅游办主任何元波说,有时候来山堡村卖蔬菜的车都有上百辆。
(来源:贵州日报,2019-08-16,责任编辑)
【数据分析】
2018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采取多个措施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今年7月23日,中国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共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此振兴乡村,带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各乡镇也结合实际,纷纷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文化是灵魂,旅游是目的。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内涵厚重。发展乡村旅游,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乡村传统艺术,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这是乡村旅游特色发展的基石。乡村旅游开发中,更应注重“文旅融合”和“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要充分保留、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乡情民风,包括服饰、歌舞、文字、习俗、物品、生产工具等一切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独有的东西。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留下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包含农耕谚语、农耕技术、农耕风俗等。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传承,需要活态保护,需要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其次,应从当地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出发,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方位凸显当地特色。在保持乡村古风古味、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出以特色蔬菜、农家乐、田园花海等为主的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出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融入民俗生活、服饰文化等元素叠加的休闲型旅游产品;开发出以蓝天、白云、溪流等独特体验为主的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培育景区辐射型、城郊休闲型、农业观光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形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最后,当地老百姓是传统文化和民俗的载体,居民参与能使乡村旅游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文化的原真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让社区居民在旅游中受益,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各种小型服务行业的交流、服务技能的培训等,可以不断加深对本地旅游文化、旅游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本土居民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也可以在文化,思想上的到广泛交流,从而开拓居民的视野,对本土和外界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层次的提高居民素质,形成一个优服务、高素质的旅游地。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