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甲骨文走进大众生活圈,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2019年11月13日
甲骨文走进大众生活圈,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甲骨文走进大众生活圈,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热点回顾】
 
让甲骨文走出学术“象牙塔”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之一。作为目前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迎来了发现120周年的纪念时刻。

经过数千年岁月变迁,甲骨文已经很少出现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若要使这门古老的“新”学问达到“绝学不绝”之境,不仅需要一代代学者坚守初心,共同为守护和传承甲骨文做出努力,更需要各方积极探索推广甲骨文的新形式新方法。如此,方能让甲骨文真正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让甲骨文逐步走出学术“象牙塔”,一方面,有必要提高甲骨文在民众视野内的出镜率,让民众有更多接触甲骨文的机会。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先行者为此做出了创新尝试——将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创新推出甲骨文漫画和文创产品,建立古汉字数据库等。在这一过程中,推广者应注意甲骨文是以“形意兼备”之态活起来的,而不是空以甲骨文之形为噱头,却忽视了文字本身的含义。

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动更多民众深入参与对甲骨文的破译。要知道,甲骨文仍旧是一门值得深挖探索的学科,学者编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有4300多个,但目前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多个,一大半字只能放在字典的附录中存疑待考。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就以最高达10万元的单字破译“悬赏价”引发了民众对于甲骨文的关注热潮。这样的“一字千金”,推动的不仅是甲骨文的研究工作,更让民众有了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中逐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以上来源:广州日报,2019-10-24,许晓芳)

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

1.用纪念,弘扬文化

时钟滴答,走到2019年10月20日。

“我来了。”80多岁的罗琳带着深深的怀念又一次来到安阳小屯。介绍自己时,她会说:“我是雪堂罗振玉的七孙女。”罗振玉是“甲骨四堂”之一,他不但考证出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小屯,而且还指出这里是殷代的都城,也就是西汉以来史书中所说的殷墟,小屯甲骨是殷王朝的遗物,这对后来的甲骨文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安阳,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于她是温暖之地。

“我们就是在这里发掘的甲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定云像孩童般地跑去,在殷墟“小屯南地甲骨”指示牌旁留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先后在小屯南地进行两次发掘,1973年3月下旬至8月10日,10月4日至12月4日,共发现卜甲、卜骨7150片。

2019年10月17日晚,《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在安阳首发。书稿作者是80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刘一曼曾参加过1973年的殷墟小屯南地发掘工作、1991年的花园庄东地发掘工作。这本70万字的书稿是她退休后用了6年时间完成的。

安阳,在考古学者心间,是一方圣地,从不曾割舍。

斯睿德是一位美国人,但中国人更喜欢称呼他为“汉字叔叔”。“汉字叔叔”虚岁70了,一点儿都看不出,他背着双肩包,常常“有年轻人行走在路上”的感觉。物理专业的他创办汉字字源网站,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爱好中文汉字的人来查阅;开设了公众号“汉字叔叔讲故事”,他将自己分析的汉字字形,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分享给全世界喜欢汉字的朋友们。

安阳,作为甲骨文故乡,是热爱汉字的人们向往的地方。

他们,因纪念发现甲骨文120周年会聚安阳。

2.用书写,传承文明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甲骨文沉睡数千年后被发现。120年来,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释读,都伴随着孤寂与喜悦。

截至目前,已出土甲骨文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甲骨著书约280种,发表各类论文3万余篇。2006年,安阳殷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尊重。

这背后,一代又一代甲骨学者承前启后,倾力付出,孜孜以求,他们为甲骨文的收集整理、研究考释、保护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加在此间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的学者提供了近70篇论文,涉及甲骨文研究各个方面,包括甲骨文文字的考释,甲骨文与殷商史,以及甲骨文的分类、断代、整理、缀合、辨伪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大体反映出当前甲骨学研究的现状和达到的水准。

冷门不冷,绝学未绝。这里既有长期坚守在甲骨学研究领域令人尊敬的学术前辈,更有一大批后起之秀。

与会人员对吉林大学教授林沄与曹定云在大会上的对话印象深刻,又让人动容,这真正是老一代学者的风范。

“我们这一代学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争论’中度过的。不过,回想起这段经历,我们都会无怨无悔。因为通过争论学到了知识,也看到了世界。”曹定云回忆过往。

在18日晚间举行的“活化、传播、创新,甲骨文文化传播与发展主题论坛”上,论坛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兴致勃勃地讲起2017年发布的甲骨文字库、表情包:“‘大家好’这三个字,‘大’字像一个男人,‘好’是一个女人和孩子的组合,‘家’字的宀字头下是豕(猪),大人、孩子还有小猪都跑到屋檐下,大家凑到一起,这也就是‘大家好’的创意。”

陈楠说,现在已经发布7套免费下载的甲骨文表情包,有132万的发送量、几十万的下载量。

生育、疾病、信仰、繁衍……甲骨文卜辞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现代人看来,汉字并不只是用来阅读的,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有可能融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用的每一个环节。中国人可以把写字变成纯艺术,印到衣服上,印到建筑上、食物上……

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3.用科技,走向未来

“进行跨学科、同方向、开发式的协同创新攻关,加强大数据时代甲骨文与人文技术的聚合。”

“关注多学科融合的问题。甲骨文好认的字已经认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必须要多学科融合,尤其是要用大数据,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在甲骨学研究上突破瓶颈。”

人们热切呼唤为甲骨文的未来点燃科技之光,甲骨文研究有突破性进展。

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甲骨文研究工作,是各界一直思考的事。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研讨会上,人们对未来更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

因理解而热爱,因热爱而深入。甲骨文书法、甲骨文实物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逐渐走近大众、走向世界,在普及传播中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这个图案是古代甲骨文里的‘现’字。”陈楠解释起他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设计的图标。“也可以说是发现的‘现’字,看起来是跪坐的大眼睛的人。120年前,我们发现了甲骨文,今天的人回看这种古老的文字,其实,古代的甲骨文也在看着我们,看3000多年之后的中国人、全世界的人如何对待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字。”

如此对望,深情,美好。

(以上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19-10-29 ,靳晓燕、王胜昔)

甲骨文特展亮相国博 提取汉字中的文化基因

一座汉白玉雕刻的模型,甲骨层层堆叠,再现了殷墟127号坑甲骨堆被发掘时的场景。1936年,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一个储藏着大量甲骨的圆穴,其中清理出甲骨17096片,出土数量为迄今考古发掘之最。当年为了永久保存罕见的YH127坑的面貌,曾请技艺高超的石匠雕琢了一个模型。这个珍贵的模型在日本侵占南京时曾埋入地下,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0月22日,“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序厅中展出的殷墟127号坑甲骨堆模型,勾起了人们对甲骨被发现、发掘的惊世过往的追忆。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博首次举办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文化展,从文字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馆藏甲骨首次大规模展示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的认可。

此次国博举办的甲骨文文化展,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等,带领观众走近中国文字之源,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展览分为“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契文重光”单元简要叙述了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文例、字形特点及甲骨文的分组等,让观众对甲骨和甲骨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契文释史”单元展示了甲骨文及其反映的商代社会,分为商王世系、祭祀与信仰、战争与军队、贵族与职官、畜牧与田猎、天象与农业、疾病与生育、地理与方国、西周甲骨9个主题。“契于甲骨”介绍了120年来重要的甲骨学者及研究成果,在这一单元可以看到刘鹗辑录的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甲骨四堂”之一王国维给子衡的手札等。

作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同时还商借了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许多大版、完整、涂朱的精品甲骨汇聚一堂,十分难得。

再现殷商历史文化

“自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以来,经过一代代专家学者的努力,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学科。”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介绍,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有16万片左右,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已经辨识出的字大约为1400个。通过甲骨上的文字记载,今人可以了解殷商时期的历史事件、礼制文化、社会生活等。

宰丰骨匕记事刻辞是展览中备受瞩目的珍品。它记载了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五月壬午日,王在麦麓田猎,捕获了犀牛,宰丰因有功而受到赏赐。骨匕的文字内容为单纯的记事刻辞,极为罕见,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及周祭祀谱具有重要价值。骨匕由犀牛的肋骨制成,正面随形雕刻精美的纹饰,并嵌有绿松石,是异常珍贵的艺术品。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是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中收录的著名甲骨大版之一。此骨硕大完整,叙辞、命辞、占辞及验辞四项俱全,只有局部残损。卜骨内容颇为丰富,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方面。

在展出的甲骨中还能看到商王朝4天之内遭受5场异族侵犯的记载,看到日月频食、“大骤风”等特殊自然现象的描述。

“除了文字记载的内容,甲骨文有些字本身就体现着当时的礼制和文化。”黄德宽说,“比如甲骨文中的‘女’字,就是两只手放在前面跪在地上的形象,表现了当时的一种礼节。”

除了殷墟甲骨,展览中还有几片重要的西周甲骨。“文王”卜甲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是一枚龟腹甲残片,右端刻“玟王”两字。“玟”是“周文王”之“文”的专用字。西周甲骨是商代甲骨的继承和延续,是研究商周关系及西周早中期政治、经济、地理、职官、历法的重要资料。

让观众读懂甲骨文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甲骨文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展览中配以青铜器、陶器、玉器、书籍等辅助展品,并加入了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手段。“甲骨文宇宙”全息投影、制作甲骨文吉祥话、扫码获取甲骨文表情包等备受观众欢迎。

“五行•射日”多媒体沉浸式体验吸引了许多观众。在一个单独的体验空间里,中央是一台触屏设备,周围的展墙呈现光影效果,观众可以在触屏上选择五组情境体验和一部动画片。五组情境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用甲骨文字构成金戈铁马、茂盛森林、风雨湖泊、部落篝火、土地众生等画面。动画片《射日》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射日的故事,在画面的间歇,甲骨文动物会踩着鼓点列队巡游。据介绍,这些画面中的图形符号均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的甲骨文设计字形。

“这次展览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多媒体互动环节,将晦涩的甲骨文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孩子看展后会对汉字的起源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带着孩子观展的刘先生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小谭一得知展览信息就和几个同学赶来看展。“展览很棒,汇集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重要甲骨,而且用青铜器等配套展品和多媒体形式增强了通俗性和趣味性,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商代历史。人们可能觉得3000年前的文字很遥远、看不懂,但通过这样的展览以及甲骨文表情包等文创产品,大家会感到甲骨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为配合此次展览,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研发了甲骨文书立、镇尺、笔记本、包、伞等20余款文创产品,将在11月中旬同大家见面。据悉,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以上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0-29,邹雅婷)

【数据分析】

2019年,是甲骨文被发现一百二十周年,以往被当成象牙塔里“绝学”的甲骨文,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民众的视野,对甲骨文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与此相对应,学术界今年也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例如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编撰出版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年初首发,中国文字博物馆为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举办了“甲骨文书法国际大展”等。此外,在甲骨文应用方面的各类文化创意活动,诸如书法、插画艺术、字体设计以及青少年汉字认读启蒙等,为甲骨文这种古老的文字,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让民众接触和了解甲骨文所蕴含的多元文化艺术基因。

甲骨文被发掘已历经百余年。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今天重新认识甲骨文,正是要重新翻开民族的记忆,发掘与整理甲骨文中所承载的文化及其生态,为当下多元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传统因素。甲骨文所承载的历史及其衍生出的文化创意产业、书法艺术新思路等,都将对思维方式、艺术审美产生深刻的影响。

古语云:“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甲骨文所积淀的原初的简朴与纯真、所构成的视觉空间美、体现的先民的造型意识、对书法所凭借的契刻线条的艺术性的把握等,可为当下多元发展的文化提供一个审美参照,为注入更深层的传统文化内涵提供广阔的视野。

但因为甲骨文识读的难度,要想提高民众对甲骨文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考据和文字学等学术阶段,要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利用甲骨文的构型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元素,创新其传承与延续方式,让甲骨文更广泛地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

来源:文化大数据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