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 | 文旅系统这样讲好中国故事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主场外交活动中,不断地阐释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展现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自信姿态。“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这一理念与主张也贯穿于2019年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工作的始终。正如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所说,在不同文明交相辉映、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与合作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主场外交活动中文旅元素的精彩演绎,到互办文化年、旅游年的积极互动,再到“欢乐春节” “美丽中国”等品牌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成果令人瞩目。
助力大国外交 机制不断深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可圈可点,成果丰硕。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在这些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入其中,在促进人文交流、增进人员往来、密切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硕果累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对“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成果进行了重点阐述;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举办了3000多场文化活动:中外特色歌舞、非遗展示、农副产品展销等活动丰富多彩,让游客充分感受世界风情和中国韵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在此平台上,文化和旅游积极发挥作用,推动亚洲文明对话迈上新台阶;第二届进博会集展览、交易、论坛、外交等活动于一体,在这里,文明对话、文化交融、旅游合作……中国彰显着迷人魅力,与各国越走越近。
与主场外交相呼应的是密集的元首外交。从年初的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到年中的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鲜,再到全年接近尾声时的尼泊尔、希腊……习近平主席开启的一段段出访行程也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带来利好,如互办“文化年”“旅游年”,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合作。
“中国形成了更大规模也更深入密切的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特别是在密切配合首脑外交和主场外交等方面,彰显了文化和旅游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说。
夯实人文交往 加强民心相通
作为大国外交的重要成果之一,2019年“文化年”“旅游年”活动非常丰富,促进国与国之间人文往来更加密切,各领域合作更加务实,也为各国人民带去福祉。
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提出,将2019年确定为“中柬文化旅游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民间交往,增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了解和友谊。
一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落实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老挝旅游年”“中柬文化旅游年”“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中赞文化年”等相继举办。与此同时,中国、意大利确定将于2020年互办文化和旅游年,中国、希腊正积极考虑2021年互办文化和旅游年。
以“文化年”“旅游年”活动为契机,文化和旅游部主动将外交活动与文化和旅游推广相结合、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表演、深入的业界洽谈、专业的论坛有效巩固了国家间传统友谊,扩大了人文交流,增进了民心相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
马蜂窝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马禹涛介绍,数据显示,重要的国际外交、“文化年”“旅游年”等节事活动对旅游带动作用明显。“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开幕之际,开幕式举办地萨摩亚的旅游热度涨幅达132%,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汤加等目的地涨幅也超过70%。
“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开幕前,萨摩亚旅游局CEO桑娅·杭特就曾表示,为迎接中国游客,萨摩亚早早做了准备,派出旅游从业者到中国参加培训,为不同类型的中国游客准备他们喜欢的旅行方式。南太平洋旅游组织CEO克里斯多夫·柯克尔也表示,已经对中国市场进行调研,以期尽可能了解中国游客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第十一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第九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同期在韩国仁川成功举办;第四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举办;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举办……一系列多边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为加强民心相通发挥着积极作用。
叫响世界品牌 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海外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品牌活动,“欢乐春节”已走过十个年头。
2019年初,“欢乐春节”活动主动践行文旅融合理念,与现有旅游推广品牌“美丽中国”相结合,在133个国家的396座城市开展1500余场活动,把欢乐祥和的春节氛围和美丽动人的中国景致带到世界各地,呈现融合发展新气象。
2019年5月中旬至6月底,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主办的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活动在全球联动举办。活动期间,全球34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19家驻外旅游办事处陆续举办了各类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250余场,着力展示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升级成果,充分阐发了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国风貌。
与此同时,地方也积极创新国际营销推广方式,叫响地方文旅品牌。近年来,甘肃高度重视入境旅游市场开发,不断创新机制,在重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依托当地知名旅游企业设立营销推广中心,常态化、精准化宣传推广甘肃文化旅游,取得积极成效。安徽省主动对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旅游交流合作,旅游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交流机制不断优化,形成了境内外旅游市场客源互换、良性互动的局面。
“出入境旅游发展配合大国外交和民间文化交流,正在成为传播中国声音和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软实力的主渠道。”杨劲松认为,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提升上,必须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用旅游传播文明,用旅游彰显文化自信。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建议,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改善入境旅游市场环境,优化入境旅游业态和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具有国际水准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签证便利化,适时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尤其要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欧美和大洋洲国家与中国的双向跨境旅游,不断提高我国跨境旅游发展。(中国旅游报首席记者 王洋)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0年1月2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