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永不消逝的电波》:唯爱与信念永存
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渔光曲》的熟悉旋律,72家房客的生活场景、弄堂里“万国旗”般的晾衣杆、卖花女的栀子花沪语叫卖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融汇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奇妙厚重的艺术感受。
雷鸣般的掌声,三次诚挚谢幕,全场观众久久起立不舍离去……
12月8日,由上海歌舞剧团奉献,韩真、周莉亚两位“80后”女性担纲总编导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于国家大剧院迎来第一百场演出。座无虚席,这部同时斩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精品力作的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
该剧主人公李侠夫妇的原型取材自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和妻子何兰芬的故事。他们潜伏了整整12年,用电报搭建起上海党的地下组织通往延安的空中红色桥梁。在明知身份暴露的情况下,李侠选择让妻儿转移,自己留下发出重要电报,最终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39岁。
舞剧聚焦李侠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展开。与1958年由孙道临、袁霞主演的经典同名电影不同,该剧手法耳目一新,不仅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艺术元素,更辅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彰显真实人性,切合当下审美,吸引了众多年轻面孔坐上观众席。
故事自雨夜街头拉开帷幕——阴冷的雨点淅淅沥沥,撑着黑伞的黑衣人行色匆匆,烘托出紧张压抑的气氛。解放前夕的上海,一处没有硝烟的“前线”,光明与黑暗两股力量在幽暗中搏斗、厮杀。
李侠、兰芬、报社秘书、摄影记者、裁缝店掌柜、小学徒、黄包车夫、社长、卖花女……9个主要角色一一登场,身份各异,正邪莫辨,谍影重重,杀机四伏。角色的丰富多元,彼此间的关系交错,让矛盾冲突更加强烈,故事铺陈更有厚度,戏剧张力更加饱满。
以“不发一言”的舞剧来表现谍战题材的复杂和层次,承载信息量庞大的剧情,难度相当高。所以,该剧在叙事结构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创新可圈可点:一反传统舞剧习惯于单线叙事的枯燥单薄,糅合了插叙、倒叙、闪回及平行叙事的电影式叙事手法,高度契合谍战题材充满悬念和张弛有度的要求,既紧凑又流畅,牢牢地攫住观众的情绪跟随剧情起伏。
最经典的有三处——
其一,裁缝店掌柜被害与兰芬杀敌,被害倒叙手法与平行叙事双线展开,并行不悖。舞台左边是李侠通过推理,追溯掌柜被害情形;右边则是兰芬透过蛛丝马迹,发觉地下联络员黄包车夫实为特务假扮,开枪将其击杀。两个场景在同一时间线上叙事,互不干扰,于有限的时空内,将两个主角的经历交代得明明白白,很聪明,又省时。
其二,多个倒叙场景同时呈现,串成了李侠夫妇完整的往事追忆。多位战友相继被害,李侠夫妇万分悲恸,他们彼此都是对方最坚定的依靠。此时,舞台上以时间为序,先后闪回了记忆中的3对李侠夫妇,一并呈现他们最初相识、新婚燕尔、并肩战斗时的情形,当下的李侠夫妇在三者之间穿梭。这种“3+1”的拼接手法,将这一对革命夫妻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萌发的坚贞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李侠痛忆牺牲的小学徒,虚实并存的叙事手法独具匠心。李侠被特务盯上,小学徒为了掩护他,抢过他的红围巾戴上,被误以为是接头人的特务枪杀。李侠悲难自已,从前与小学徒相处的点滴一幕幕闪回,若即若离的舞蹈中,小学徒的幻影是如此真实可触,但他一次次想要抓住,却只能扑空——为了革命事业,小学徒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留给战友的,是无尽的伤恸和悲愤前行的动力。
可以说,这三个桥段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娴熟,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了对时空的再造,形成了独特的影视时空,艺术效果动人心魄。
舞蹈是一部舞剧最重要的元素,自然也是最受瞩目的。无论是群舞、双人舞,还是单人舞,演员的肢体表现力都极强,还有大量通过情绪、细节对人物的立体塑造,人因为“多方位”而变得更立体。
伴着《渔光曲》翩翩而来的一段“弄堂旗袍舞”,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恬静美好,余味永长,让人念念不忘。简洁的舞台只垂下几根老式的电线,整个画面氤氲在雾气中,如同清晨的袅袅炊烟,泛黄的基调像足了月份牌上的老照片。一把蒲扇、一个小板凳,老上海小弄堂的市井生活气息立时扑面而来。
旗袍店里,女顾客们的一段旗袍群舞也是张力十足。兰芬急于与裁缝店掌柜接头,遭到女特务的百般阻挠。两个人穿梭在众多女顾客之间,你来我往,你进我退,你走我追,你攻我防,不经意间眼神砰地对上那一刻,彼此回以不失礼貌地假笑——表面上不动声色、虚与委蛇,暗地里却是剑拔弩张、凶险万分。暗淡压抑的灯光,节奏阴沉的音乐,其他舞者的急促舞姿,将心都要跳出胸口的谍战气氛渲染了个十成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诸多打着上海烙印的独特元素遍布剧中细微之处,描摹勾勒出浓浓的海派文化风情。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渔光曲》的熟悉旋律,72家房客的生活场景、弄堂里“万国旗”般的晾衣杆、卖花女的栀子花沪语叫卖声,缓缓铺开一幅真实丰富、凝练浓缩的老上海风情画卷。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融汇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奇妙厚重的艺术感受。
剥开舞剧的“壳”,审视谍战剧的“瓤”,《永不消逝的电波》捧出的是一曲忠诚与信仰的赞歌。“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创作者借由作品诠释的终极主题,已在短短两个小时演出中传达到现场观众最深层的情感共鸣中。
(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9-12-12 作者:莫兰)
红色经典到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这几点至关重要
去年底首轮试演便引起轰动,之后全国巡演不断被盛赞刷屏,接连获得“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网络评分高达9.5分,这正是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周末,这部神剧终于来到了北京,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天。在几乎没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所有演出票被一抢而空。演出结束后,走出剧场的观众纷纷表示“太好看太感动了!没想到舞剧让人哭成这样!期待二刷三刷!希望下次能抢到更好的位置!”
这部诞生不到一年便已在全国巡演100场的舞剧,明年甚至后年的演出档期几乎都被订满。很多观众提前半年多就预订票,即便看过了还要一刷再刷,还有不少观众成了全国追着看戏的“电波迷”,很多90后、00后观众都为剧中“爱与信仰”的力量感动,而对同名老电影有着情怀的中老年观众则惊叹:“没想到如今的舞剧竟然都排成这样了!简直像电影大片!”
由两位80后编导带领一群年轻人创作出的这部主旋律题材舞剧,为何能让革命先烈的故事收获70年后年轻人的掌声?为何能够同时受到专业和市场的双重肯定?为何能够形成“红色电波文化现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部令人惊艳惊叹的舞台精品力作,还有太多深刻启示。
舞台营造大片质感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好看”。演出一开场,就以一种由舞美、灯光、音效、多媒体和演员状态共同营造出的,如同电影大片和谍战剧一般的时尚质感和紧张气氛将人深深吸引,报馆职员、裁缝、女工、黄包车夫、卖花女……9个各自带有双重身份的角色一步一步从历史的暗夜中朝观众走来;漫天的雨丝,行色匆匆的黑雨伞,恢弘壮阔的交响音乐,把人们瞬间带回到解放前夕那个风声鹤唳、蛇龙混杂的旧上海,一个复杂险恶的斗争环境、一个史诗般的大时代。之后,舞台上的每一秒钟也都让人聚精凝神,不愿错过。虽然是一出舞剧,却充满了戏剧的冲突和张力。烈士李白的真实故事和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被艺术性地融入了老上海的旧日时光、步步惊心的谍战氛围、感人至深的浪漫情怀,以及燃烧着荡气回肠的爱与信仰的激情岁月。
26块可移动的景片,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场景转换,既充满“烧脑”的悬念和反转,也不乏浪漫唯美的诗意场景。在血雨腥风、出生入死的情节中,穿插了一段身穿旗袍的上海女子伴着《渔光曲》摇着小蒲扇在弄堂里起舞的抒情群舞,既有烟火气又极婉约优雅,成为剧中一大亮点。剧中有不少情感饱满的段落令人泪目,四对演员同时在舞台上演绎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描摹他们在革命中逐渐建立生死与共坚贞爱情;怀着孩子的兰芬在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开枪的惊魂未定之后,又要面对与丈夫诀别,一段缠绵的双人舞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出真实可感的张力与升华,让人潸然泪下。红色电波的嘀嘀声则作为全剧的点睛之笔,每次出现都扣人心弦,震撼人心。
年轻团队匠心独运
这样一部时时有情怀、处处见匠心、不走寻常路的讲究之作,背后是所有主创的敬业与投入。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大胆起用两位年轻的80后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在编剧罗怀臻的剧本基础之上,和作曲杨帆、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任冬生、服装设计阳东霖、造型设计贾雷、多媒体设计张松等人,以及由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朱洁静、侯腾飞、王景领衔的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历经两年之久选题孵化研讨,多次采风考察,一次次查阅历史资料,每一个动作、每一场情绪、每一次走位、每一幕布景……他们凭借着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高级唯美的意象表达、丰富多元的艺术手段,多重时空的舞台布景和充满紧张悬念的谍战气氛,吸引了全年龄段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眼球和心灵。
正是因为有这样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有这样高水平高审美的艺术水准,使得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才能在舞台上真实绽放,感动人心。当“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的字幕出现在剧终的舞台上,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是对舞台上下全体艺术家精湛艺术的最好褒奖。
看到这样的作品,让人心中会生出很多感叹,既有对才华洋溢的优秀新人无限期待,也有对新时代文艺创作和发展的深切思考,更有被信仰和爱而唤起的感动。同时,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的创作态度,也让人不由得反思如今演出领域的种种弊病:大量为了获得各种艺术基金而创作的应景之作,完成演出任务之后便束之高阁,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而且破坏了市场规律;不少成名导演成了“挂名”导演,拿着高额的报酬,却只出现在发布会、宣传海报和节目单上,而很少出现在排练场上;弄个国外名导或者国际IP,再拉上几个国内明星,炮制出吸引人眼球但难以令人满意的商业话剧;很多作品匆忙而就,排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演员还各种请假,合成仓促,导致首演成了连排……
但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作品,在将原创舞剧和主旋律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水平大幅提升、张扬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文艺创作的新标准,让粗制滥造、欺世盗名之作自惭形秽,让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让这“电波”的力量永不消逝。
(以上来源:北京晚报 2019-12-09 作者:王润)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何一票难求
12月6日至8日,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进京在国家大剧院演出5场,演出票瞬间被抢光。12月8日晚,该剧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百场纪念演出专场。自2018年12月20日启动首轮试演以来,短短一年时间,《永不消逝的电波》已经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一百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成为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电波”激活红色基因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英勇就义,这座城市有着光荣革命传统。2017年年底,上海歌舞团响应上海市委“全面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的要求,践行“一团一策”改革方案,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关心和指导下,创作演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向英雄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并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借助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为我党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彰显先烈们的崇高信仰。
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珠玉在前,使这部老题材的红色舞剧在创作之初并不被看好。上海歌舞团团长、舞剧制作人、艺术监制陈飞华说,“我们用了两年时间采风、打磨。从我们的创作经历来看,‘打磨’的概念是从前期准备就开始的,而不是等作品出来之后再反复修改才叫‘打磨’。作品出来时,应该是成形的、完整的舞台艺术呈现。”
《永不消逝的电波》历经两年打磨,首演便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而且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许多90后、00后自发“二刷”“三刷”,甚至有买飞机票全国追剧的“电波迷”。
营造紧张“谍战”氛围
当代舞剧要怎么做,才能引人入胜?红色题材如何处理,才能出新出彩,感人至深?这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们问了自己无数遍的问题。最终,守正创新、符合时代审美,贴近当代青年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观赏需求,用多重时空来构建舞剧叙事,以现代审美来传达悲壮情怀的创作理念获得了成功。
陈飞华深知创作不易,力邀编导韩真、周莉亚以及编剧罗怀臻、作曲杨帆、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任冬生、服装设计阳东霖等业界优秀专家加盟搭起了主创团队,历经两年之久的选题孵化研讨,多次赴上海李白烈士故居、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采风考察,在广泛听取了业界专家、资深媒体人士和观众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基础上,2017年11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题正式立项。
紧随其后的,是10多次的深入创作采风以及20余次的研讨论证,剧本数易其稿,舞美、音乐、服装方案也是反复论证,为作品的创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舞台合成阶段,从早上9点直至晚上12点,全体主创和演职员团队“泡”在舞台上,一个舞蹈动作、一次舞台走位、一束定点灯光,乃至旗袍的颜色、投影出现的时间……对一个个细节进行雕琢。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剧中的舞美,为了营造时而紧张激烈、时而有弄堂特色的多变场景,《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美布景设计上采用了有别于以往固定升降的舞台布景呈现形式,通过26片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逼真地呈现了全剧的所有场景。
“电波”聚集了一个年轻艺术家为主的创作团队,整部大戏流淌着青春的律动和激情:在拥有电影大片式质感的舞台上,在演员精湛的舞姿和若隐若现的电波声中,再现了风情万种的上海发生过的一场不见硝烟的“谍战”。
该剧上演后,场场爆满,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交口称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这部剧将戏剧和舞蹈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示范性的高度,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剧中巧妙空间的变化、大胆的设计和敏感的捕捉,展现出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
年轻人从中感受炽烈的红色情怀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甫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青睐,特别是80后、90后、00后的关注和追捧,迄今,该剧已在上海累计演出50余场,均是一票难求。海口、佛山、广州、西安、成都、呼和浩特、宁波、苏州、郑州、临沂、合肥、无锡、长沙、重庆、深圳、北京……演出票也纷纷售罄,临时加场成为常态。2019年,该剧先后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奖杯”和“口碑”的双丰收,很好地彰显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时代价值。
近年来,上海歌舞团佳作频出,舞剧《金舞银饰》《野斑马》《霸王别姬》《朱鹮》等作品享誉世界舞台。而他们的秘诀便是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是“第一场”,以王佳俊、朱洁静为代表的上海歌舞团全体演职员们,秉承这一信念,带着对艺术的尊重,带着对舞台的敬畏,从排练到演出,从台前到幕后,矢志艺术高峰,纵情挥洒汗水,任劳任怨付出,百场如一,精益求精,才有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今天市场和口碑的“双响”!导演韩真说:“我们就是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感受红色情怀的滚烫和炽烈。”演员邓韵则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感谢‘电波’让我走进这段红色革命历史,感受英雄伟大的品格!”
2019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完成了第一个“百场”,2020年、2021年,第二个“百场”、第三个“百场”业已全部排定。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终,伴着红色电波的滴滴声,这句深深印刻在人们脑海中的关于理想和信念的誓言,为这个故事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以上来源:光明日报 2019-12-11 记者苏丽萍)
【数据分析】
文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文艺必须为人服务,以人为中心,扎根于人民群众,才能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去年年底首轮试演便引起极大轰动,之后正式演出和全国巡演不断被如潮盛赞刷屏,2019年先后获得“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网络评分高达9.5分。《永不消逝的电波》成功在哪儿呢?
立足中华文化之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蕴含了大量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以及江南文化。石库门、弄堂、报馆、黄包车、老式电梯、裁缝铺、旗袍等等无一不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老上海的风貌。为表现真实的生活背景,舞剧采用了26块可移动的景片进行布景的转换,配合多媒体的使用,逼真地呈现了舞剧的所有场景。这其中种种人物的塑造、道具的运用、画面的设计、灯光的投射,都协助营造出最真实的时代背景。主创团队曾多次在上海的弄堂当中穿梭、停留,希望找到老上海的影子,从而使舞剧更加真实、贴近生活,营造出浓厚的年代感。
扎根于人民群众
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脱离人民群众的文艺作品就像是无根的树木,禁不起推敲。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用积极的文艺作品歌颂人民、引导人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谍战题材的作品,其以中共党员李白冒生命危险从上海向延安发报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该作品对他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夸赞和歌颂。除此之外,该作品的另一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向以李白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牺牲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编导通过这部作品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递积极的思想,引导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走在时代最前端
时代在发展,文艺也必须发展,引领时代。《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首部谍战题材的舞剧,开创了谍战题材的先例,将戏剧和舞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的叙事方式、充满现代感的视觉表达、大量的空间变化、舞美设计等,突破了传统舞剧创作的形式,表现了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该舞剧打破了舞蹈“难于叙事”的尴尬局面,不仅运用了现代舞的舞蹈语汇,舞美设计师还运用了26块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旋转移动,配合多媒体投影,完美地实现了各种场景的切换。这种大胆的艺术手法、当代的舞蹈语言,打破了观众对红色舞剧的传统印象,是舞剧创作的优秀代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无论在形式结构还是思想内容上十分符合新时代文艺创作的要求,是一部值得学习借鉴的精品良作。其作为新时代文艺作品的代表,体现了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四个特点:立足中华文化之本、扎根于人民群众、以追求真善美为目的、走在时代最前端。文艺工作者必须跟随习近平新时代的文艺方向来创作。只有让文艺成为人民的文艺,才能长盛不衰。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