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顾】
2019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十位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分别是: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揭晓词:他是民间文学的耕耘者,民俗文化的守护人,他用文字接续非遗事业的血脉,用妙笔奏响非遗传承发展的时代强音。
邰立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
揭晓词:尺寸之内,赤橙黄绿青蓝紫,画的是他手中民俗艺术的天。一点血脉,数十年来如一日,守得是他心中黄土文化的根。
依力哈木•热依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二木卡姆)
揭晓词:琴弦拨动,悠扬声起,他传唱的是天山南北的民族风光。诗歌曼舞,魅力新疆,他传承的是民族艺术的璀璨华章。
石丽平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苗绣)
揭晓词:穿针引线,凤舞花开,她用一双巧手绣出民族致富的美丽图画。扎根时代,放飞梦想,她用一腔热血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舞台。
柳惠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医传统制剂龟龄集、定坤丹制作技艺)
揭晓词:秉承千年技艺,发掘传统秘笈,他让古老药酒焕发时代光辉;继承先辈精神,探索矢志不移,他用古方妙丹温暖世代仁心。
刘兰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评书)
揭晓词:一尺台,嬉笑怒骂,说不尽悲欢离合,她演绎的是百姓生活;一张口,家国忠义,道不完古往今来,她延续的是文化根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
揭晓词:他们问道于野,以研为本,孜孜探求传统工艺的当代表达;他们牵手传承,亦师亦友,共同凝聚生生不息的创新力量。
王珮瑜(代领)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
揭晓词:绣口一吐,余音绕梁,她传唱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梨园翘楚,多样能手,她播撒的是天长地久的国粹精华。
罗布斯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唐卡勉萨画派)
揭晓词:凝神静气,描绘涂添,他用图画守护这雪域高原的大千世界,以画笔和文字沟通那民族心灵的往世今生。
金巴扎木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格萨[斯]尔)
揭晓词:天苍茫,歌声扬,心中升起的是他那守护民族史诗的太阳;白发苍,情悠长,手中奏响的是他那接续文化生命的希望。
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创办者、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原系主任、教授杨先让等20人及团体被推选为2019“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以上来源:新浪安徽,2020-01-03)
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被更多人“知道”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近日在京揭晓,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等学界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邰立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二木卡姆)依力哈木•热依木等传承人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等研究团体获得了该奖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在内蒙古考察时,他与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在四川调研时,他买下了非遗传承人赖淑芳的手工布鞋;在江苏徐州下基层,他花钱买下非遗传承人王秀英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包……点赞非遗,守护非遗,习近平总书记用言行表明党中央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坚定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空前重视,进入了最好的保护和发展时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看到,面对生活环境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技艺的学习耗时良久,却难以为从业者赢得体面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种种原因导致很多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一些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其中,人的问题是最主要的。
没有传承人,我们就失去了非遗。没有受众,这些遗产同样会湮没无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盘点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光明日报举办了3年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逐渐成为年度非遗盛典。
知道,了解,然后喜欢。这条路径清晰而明确,缺一不可,既是非遗保护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切文化形态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而如何让大众“知道”,需要探索,也需要破题。
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其意义在于能让非遗传承人感受到被尊重、被褒奖,产生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动力。笔者在表彰会场看到,不少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人身着民族盛装,质朴之中还带有些许羞涩。而正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尊崇感、敬业与爱业、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与信念,才有了对精细手艺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推选表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其意义更在于引领示范,树立起非遗保护的典型。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有这么一群人毕其一生,深藏功名,孜孜不倦做着一件事,守护着一种文化;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非遗也是有活力与生命力的,非遗保护是有意义的,从而让非遗展现出恒久魅力,焕发出时代风采。
(以上来源:光明日报,2020-01-08)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激活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
守护非遗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把马头琴开场齐奏《万马奔腾》把全场观众带入辽阔的草原。日前,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表演团队的非遗展演拉开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的序幕,也预示着中国非遗事业万马奔腾、昂首奋进。
10位年度人物一一揭晓,20位提名人物集体亮相,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压轴发布,由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正逐渐成为非遗人的年度盛事。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政表示,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共同推动非遗保护发展铿锵向前:传承锤炼的是“内力”,传播则激活了“外力”;传承是固本培元,传播则是枝繁叶茂,让非遗事业既涌动着内在的生命力,又外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非遗是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站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舞台上,身着天蓝色蒙古盛装的85岁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格外精神。老人特意拿出跟随他70年的四胡即兴表演了一段《格萨(斯)尔》说唱。琴声轻缓低沉悠远,可他一开口,洪亮的声音喷薄而出,气势磅礴,穿越时空,仿佛还原了格萨尔的精气神。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在致辞中表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当选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藏族唐卡(勉萨画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依力哈木•热依木都有自己的传承故事,都代表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保护的最新成果。
从小喜欢绘画的罗布斯达不断学习唐卡艺术,最有收获的是曾“面壁”十年,在布达拉宫修复壁画,工作时的光线很昏暗,但他内心却被唐卡艺术照亮。一幅三平尺的唐卡上有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一笔一画修复传统壁画,一点一滴地吸收文化营养。如今除了自己创作唐卡,他培养了300多个徒弟,还在西藏大学带研究生深入研究唐卡艺术。
打着手鼓唱着歌,从台上融入台下,会场成为欢乐的海洋,将观众带入多彩曼妙的新疆风情。依力哈木•热依木说,木卡姆艺术像空气一样,离不开平常的生活,从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后,我国就签署了保护传承的承诺书,“每次我看到承诺书,都感觉自己有责任对传承人进行培训,让木卡姆艺术装点美好生活”。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文化大花园。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身着苗族节日盛装,头戴银冠、脚踩绣花鞋,步履间银饰叮当作响,这套服装是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的嫁妆,更是苗族文化的现场呈现。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当选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代表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果。她给大家展示了一个蓝色小布包,包虽小,却内容丰富:板蓝根染出的蓝色土布,用了苗绣的织锦绣,再加上现代设计,小巧、轻便、实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用’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和发展。”石丽平的公司已推动上千苗族妇女用一双双巧手脱贫致富。
非遗助力脱贫致富,需要传承人的觉悟和实践,也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光明日报、光明网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三年来,第一次有团队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获得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们代表的是全国参加非遗研培计划的百余所专业院校,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赋能更多人脱贫致富,更有能力和自信去传承非遗。
一组数据记录了2019年非遗扶贫的亮丽成绩: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310个,涉及非遗项目2206个,开展技能培训5600多期,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2万人参与就业,其中22.02万人实现脱贫。
传承激活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
许多人是听刘兰芳的评书长大的。站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动情地说:“我得过劳模、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可还是第一次因为非遗得奖,很激动。”
“表彰会上笑声扬,中国非遗创辉煌,说段评书来点赞。”刘兰芳现场表演了一段说书,说的是岳飞,却加上了2019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刚得共和国勋章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时下的新闻热点。大家都想知道刘兰芳是怎样做到娓娓道来、出口成章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口头文学传承,评书的功夫要靠背,诗词歌赋要背,历史人物和年代要背,没有这个功夫可不行,永远不瓷实。”她如是说。
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中,和刘兰芳一样,传承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和硬功夫,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脉:
家族年画的20代传人、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为了把传统年画继承下去、恢复起来,这几十年来不敢懈怠,共刻了400多套3000多块版。正是为传承年画下足了苦功夫,现在邰立平才能去联合国自信地展示木版年画,讲述中国人600多年的年画故事。
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世慧表示:“中国京剧200多年历史,通过前辈传承到今天。我们是传承者,我已从事京剧60年,我将下功夫把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一代代传下去。”
(以上来源:光明日报,2020-01-03,记者:张玉玲)
【数据分析】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广泛关注。活动组委会和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一轮评议,先确定了100名候选人名单;随后,经过专家委员会第二轮投票、评议,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最后,专家委员会经过第三轮投票、评议,从30人中确定了10位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指出,举办“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目的就是宣传传播非遗保护典型人物和优秀案例,发挥年度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广大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以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开展好传习、传承工作,培养好传承人,切实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希望广大媒体宣传传播非遗保护先进事迹和优秀实践案例,以更多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传播作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来源:文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