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工作、推动活化利用 推进世界遗产更好保护传承
2022年11月29日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工作、推动活化利用 推进世界遗产更好保护传承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工作、推动活化利用 推进世界遗产更好保护传承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为传承中华历史文脉、守护全人类文化瑰宝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着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成果为世界遗产宝库贡献了珍贵而独特的中国样本,极大地提升了世界遗产所在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城市的人民共享到了丰厚的遗产保护成果。

加强顶层设计

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市,是武陵山脉主峰,其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的物种,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018年7月,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理顺管理体制、形成保护合力是梵净山保护的成功实践之一。在近日举办的“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遗产保护”论坛上,铜仁市申遗办原副主任田德长介绍,梵净山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管理体制改革资源整合、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景区旅游管理等7个工作组。同时组建了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委员会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该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便实体化、责任化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此外还成立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具体负责梵净山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所在的松桃、印江、江口3个县成立了梵净山保护专班,全力高效推动梵净山保护工作落地。

福建省泉州市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于2021年7月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认为,泉州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独特而杰出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其所包含的22个遗产点涵盖了社会结构、行政制度等诸多重要文化元素,共同促成泉州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周真平介绍,泉州的保护首先得益于有专项法规护航。2017年,泉州获得地方立法权之后的首法是《海丝史迹保护条例》。2018年,出台了《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2021年,出台了《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实施意见》《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此外,《泉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将在2023年出台。“泉州建立了‘1+N’管理规划体系,升级了遗产监测等遗产管理体系,更新了全域旅游以及海洋、水利等专项规划。《泉州市遗产管理规范》划定遗产区536公顷,缓冲区11126公顷,景观控制区8217公顷,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控。”周真平说。

夯实基础工作

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距今5300年至4300年。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同时拥有大型城址和外围水利系统的一处大型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多年来,通过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遗产监测等多种方式,良渚古城遗址建立起遗址保护的完整体系。

扎实的学术研究、系统的价值阐释是良渚古城遗址能够成功申遗的关键,也是其重要的保护举措。蒋卫东介绍,多年来,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现在已公开发表的关于良渚文化的学术论文数千篇,其中关于良渚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和发掘简报有600余篇,专门的著作超过了100部。

考古遗址的阐释是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多方面研究之后,良渚古城遗址选择“博物馆+遗址现场展示”相结合的阐释方式。“在展示过程中,我们坚持遗址定性公园、公园表现遗址的原则,使得良渚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既有公园般的美丽,又有考古大遗址的厚重、辽阔。在重要遗产价值要素展示点上,以考古和保护为特点,以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为途径,通过遗址揭露展示、模拟复原展示、模型解读等多种方式对良渚古城遗址进行了全方位呈现。”蒋卫东介绍,比如遗址宫殿巨型木构的展示,考古发掘时相关考古人员对遗址本体以及出土文物进行了详细的三维扫描,然后通过3D打印的方式,比较真实地呈现了考古发掘时这些宫殿巨型木构出土的状况。再如为了保护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部分,对104国道进行了迁移,环境地貌修复后的原来的104国道变成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中一个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

推动活化利用

泉州的宋元古城有7.1平方公里,如今泉州把7.1平方公里全部纳入世界遗产保护区进行保护。“我们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实施古城保护工程,通过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打造‘活’的世界遗产。”周真平表示。

周真平介绍,泉州古城的活化利用从多个方面开展,包括开展了交通环境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方面的64个项目,在项目推进中坚持“绣花”理念修缮背街小巷,比如金鱼巷在微改造中保留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空间,形成了“记忆”叠加,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原住民生活状态。在核心街区中山路的修复中,对其内每栋建筑均进行了测绘和建档,明确了其保护元素和修缮管理细则,在修缮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注重风貌保护、原状保护。

“泉州古城保护中还完善了基础设施,提高宜居程度,比如新增古城小微绿地、口袋公园等,还在古城外围建立接驳系统,解决古城拥堵问题,破解了市民的出行难题。”周真平说,此外,还扶持传统老牌店铺,引导老字号回归;实施博物馆进古城、非遗进古城的举措,激活古城业态;定期举办古城徒步穿越等活动,提升城市活力。

“梵净山的保护利用坚持惠及民生。”田德长说,梵净山统筹利用相关资金,有序推进相关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了由黄金旅游观光带和梵净山主城区景点组成的一带双核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加大生态产业培育,发展食用菌等高效农业示范区,依托优质水资源发展冷水养殖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还完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范围涉及的3个县、10个乡镇、67个村的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这些地方的人居环境……这些工作的有序开展,让梵净山遗产地公众实实在在地收获了遗产保护利用的红利。

记者  李佳霖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年11月29日第8版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