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高山与沟谷,守望碧波与清溪,廊桥是遗存在山海间的珍宝,在中华大地栉风沐雨。据初步统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138座不同类型的廊桥,分布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
“廊桥承载历史、连接现在、通向未来,是我们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抓手。” 近日,在浙江泰顺召开的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上,浙江省古建筑研究院首席专家黄滋讲述廊桥背后的重要价值。近年来,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廊桥文物安全面临多种威胁。如何系统性加强廊桥保护研究利用成为关注焦点。
廊桥承载乡土文化
廊桥一般指设有廊屋的桥梁,是我国桥梁的重要类型之一,结构独特、造型优美,其承重结构多为木构或石构的梁桥与拱桥,其中较有中国特色的子类型包括编木拱桥、撑架拱桥、伸臂木梁桥等。
从事廊桥研究近30年,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刘杰介绍,我国古代廊桥遗存丰富,由于与木构建筑同源,其遗存分布与传统木构建筑的遗存分布相吻合。早在先秦时代,廊桥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黄河流域也很多,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很多地区的木桥变成了石桥。我国古代廊桥遗存分布范围广但又相对集中,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各地对廊桥的称谓不尽相同,在东南地区多称“厝桥”“蜈蚣桥”等,西南地区叫“风雨桥”“花桥”等。
在中国广阔的城乡中,廊桥提供了人与人交流、交易,甚至演艺、集会的场所。廊桥与山、水、田园景观和古村镇、街道有机融合,承载着当地社会的公共生活、文化传统和缕缕乡愁。黄滋表示,廊桥作为山区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农耕文明时期中华民族生存智慧、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的见证,是地域民俗信仰、乡土文化、村民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
刘杰认为,廊桥有多重功能,除了基础的交通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中国传统城乡环境营造的美学范式。“这种美学范式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刘杰说。
保护优先 共守廊桥
今年5月,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统筹加强廊桥保护、研究、管理和展示利用,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了开展廊桥文物专项调查、全面留取廊桥信息等10项任务。
近年来,各廊桥分布密集省份、区县将保护廊桥落到实处,廊桥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广西扎实推进资源调查保护,先后3次组织人员赴柳州、桂林、贺州等地,对程阳永济桥、富川瑶族风雨桥群等一批重点廊桥文物进行现场勘察,重点对桥基桥墩掏蚀、拱架结构安全以及病虫害、桥梁使用情况、消防和安防情况、周边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准确掌握一手资料。
福建省以廊桥集中地宁德市、南平市为重点,探索推进廊桥立法保护。今年1月,宁德市起草完成《木拱廊桥保护条例(草案)》(初稿),《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公布后,宁德市对条例草案进一步细化、补充。南平市印发了《南平市文物安全十条措施》,制定《政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消防安全制度》《政和县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消防安全“十不准”》,加强廊桥消防安全常态化巡查。
保护廊桥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成为廊桥的守护者。2016年9月15日,百年一遇的强台风冲垮了浙江泰顺县的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3座国保后,泰顺全县上下千方百计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回冲走的原构件,并以最美的设计和修旧如旧的原则让3座国保重新屹立在世人的面前,实现了文物保护与非遗活态传承的完美结合。
活化利用 振兴乡村
“有人来看、来走、来玩,它才有生命力。让桥架在大地上,活在人民心中,这样才能传得下去,才能够留在我们心里面。”黄滋呼吁,要发挥廊桥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重塑乡村治理模式、涵养乡村精神共富、助推乡村文旅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
在黄滋看来,廊桥的活化利用,应以乡村振兴为着眼点,从单点个性品牌赋能、片区资源联动、线性游径建设等方面着力,让廊桥真正活起来。黄滋建议,“一桥一品牌”,根据廊桥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充分挖掘廊桥自身价值,讲好独具个性、有差异化的廊桥故事,打造个性品牌;“廊桥+”资源联动,以廊桥为核心整合县域特色文旅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各类资源相互带动,形成合力推进文旅发展;建设廊桥区域主题游径,把线性分散的单点廊桥串联为整体,带动各点廊桥的活化利用;依托现有成熟的线性主题活动,重构形成“戏剧+廊桥”“体育+廊桥”“非遗+廊桥”“艺术+廊桥”等主题游径。
“千年廊桥保存至今,因为传承,因为守护,因为有用,因为大家需要它。”温州博物馆副馆长季海波道出廊桥留存千年的奥秘。他提出,探索有规范有引导的延续原有功能与廊桥保护有效衔接,更加彰显文物的普世价值。
廊桥根在乡土,与乡村紧密相依。“廊桥不能脱离它所处的环境、山水与植物,甚至是与村民、村落的关系,这是我们目前保护最困难的地方。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廊桥及其文化的保护,让廊桥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刘杰表示。(本报记者 张 影)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1月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