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的新变主要循着三条路径。一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借鉴西方现代美术以及日本的现代书法(墨象派、少字数书等),这种路径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二是从非经典的民间书迹中汲取灵感,可谓“点铁成金”。很多书迹并不是书法名家写的,也并不是高明的书法作品,但是别有一种朴拙、奇特的趣味,比如某些刑徒砖的砖文、某些敦煌写卷中的稚拙书迹,书家创造性地把它们化入笔下,别开生面。三是深入古典传统,并开出当代书法的新境界,可谓“返本开新”。这三条路径并不是截然分明的,一个书法家也可尝试多条路径。进行少字数探索的书家以及从民间书迹中汲取灵感的书家,都离不开对经典法帖的研习。凡是在前两条路上走得远的,都有深厚的传统功夫。深入古典传统既可以开出书法艺术的新境界,也为前两种探索奠定了基础。以下我要讨论的便是书法艺术探索的第三种路径——“返本开新”。
其实任何时代的书家都在力求“返本”,比如学习楷、行、草书,就要力求对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笔法有所体会。而要深入古法,必须能够面对古迹。清人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和古人相比,当代书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可以方便地看到很多传世书迹,尤其是墨迹。这些墨迹有历代递藏的,也有一百年来陆续发现的。人们既可以到博物馆看原迹,也受益于高清影印和数字化传播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揣摩传世书迹的高清图像。
在这样的条件下,当代书法打开了新格局。从取法的范本看,明代书家重刻帖,清代碑学兴起以后,书家又重碑刻,而当代书家取法的范围囊括墨迹、碑铭和刻帖,尤以取法墨迹为时代特色。从具体的表现看,有一些书家能够从清代、民国书法的影响之下跳脱出来,触摸到古人笔法的肌理。近一二十年的草书创作不仅能够接续元明,甚而在相当程度上契入晋唐。称当代为草书复兴的时代,当不为过。
广义的碑指各个时代的碑刻,而狭义的碑主要指南北朝碑。广义的帖包括墨迹和刻帖,由于六朝名家墨迹难得一见,所以狭义的帖就是刻帖。
在当代,人们对书法史的观念和与之相应的在书法中的实践思路的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碑帖分派的观念进一步强化,进而有碑帖结合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碑帖分类而互通的观念有所深化,进而有碑帖参证的学书思路。这两种观念和思路皆发源于清代,在当代则有了新气象。
碑帖分派的观念,清代阮元倡导最力。阮元认为,自东晋以来,书法便分为南、北两派,南派擅长写帖,北派擅长写碑,两派判若江河。阮元更为看重北碑,因为在他看来,北碑保留了隶书笔意,而且比辗转勾摹的刻帖更为真实可信。阮元南北、碑帖分派的观点影响极大,有的学书者学碑而弃帖,有的则力图将碑、帖两“派”结合起来。当代有的学者对碑、帖分派的观念做了更为具体的论证,比如碑学用笔强调中段、帖学用笔强调两端,碑学强调空间性、帖学强调时间性等等。“碑帖结合”成为很多当代学书者的取向,这种思路是先把碑和帖视为两派,再把这两种异质的风格融合在一起。
碑帖分类而互通的观念,是认为碑和帖具有不同功能而又息息相通,而不认为碑和帖是两个书法流派。与此相关的学书思路则是将碑帖相互参证,清代包世臣、沈曾植就常常通过将碑帖相互参证来探究古人的笔法。不过,包世臣眼里的帖只是刻帖,沈曾植看到了一些汉晋墨迹,但毕竟为数尚少。在当代,考察碑帖之间的相通与相异,有了更为丰富的墨迹材料。在《启功丛稿·论文卷》的《〈唐摹万岁通天帖〉考》中,启功先生评《万岁通天帖》说:“尤其徽、献、僧虔的真书和那‘范武骑’真书三字若用刻碑的刀法加工一次,便与北碑无甚分别。因此可以推想,一些著名工整的北朝碑铭墓志,在未刻之前,是个什么情况。”摹在《万岁通天帖》里的东晋南朝名家楷书,和北朝的碑刻相比,主要是缺少了一道刻碑的手续而已,由此看来,南、北并无殊异,碑、帖亦非两派。在《吴玉如诗文辑存·书论选抄》中,吴玉如先生说:“欲习行草,能将《元略》入门,庶可得三昧。骤闻之似不能解,实则非故欲骇言,因六朝无间南北,精书者皆能化二王行草之法入楷则。吾尝谓晋人行草使转化作真书,便是北碑面目,一脉相延,岂可强为割裂。”北碑书法也是递承二王笔法,北碑的笔法是化用二王行草笔法,那么学二王行草和学北碑便可相互助益。聊作补充的是,在碑帖分类而互通的观念之下,也有碑、帖的结合问题——比如启功先生曾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将碑的庄严美和帖的弹性美融为一体,但这只是两“类”的结合,而非两“派”的结合。
人们惯称的“碑帖结合”,大多是将心目中的两个派别融为一体,是去探索前所未有的书法之境;而在碑、帖之间相互参证,是去印证碑和帖原本的会通。碑帖结合,就像在两条隧道之间新修一条通道;而碑帖参证,则像从隧道的两端疏通这个原本就贯通的隧道。这两种观念都包含了对书法史的认识,也都会引发不俗的创造,但碑帖分类而互通的观念更能契合书法史的真相,具有深刻的返本价值,而与此相关的碑帖参证的书法实践,亦有广阔的返本开新空间。
邓宝剑(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年11月3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