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面人儿、葫芦烙画,有温度的手工艺品唤醒美好记忆;中幡、落子、黄漕飞叉,琳琅满目的曲艺、游艺演出营造热闹氛围;扒鸡、油茶、泸州老窖,美食美酒香气扑鼻……春节期间,来自21个省区市的200余个非遗项目、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及表演人员相聚河北廊坊,共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主办的“龙年非遗大集”之约。
赶集、逛庙会是中国人沿袭已久的迎接农历新年的独特庆贺方式。本届“龙年非遗大集”的举办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国安第一城。在这处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参考《上元灯彩图》等古画中所描摹的街市景致,设计搭建的传统坊巷街景深度还原了充满烟火气息的年集场景。去边界化的舞台设计,则让观演和游园有机结合。
漫步大集,醒狮、京东大鼓、高跷、相声、呼麦等非遗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北方剪纸艺人手中红纸翻飞,在粗犷豪放的线条中,流淌着黄土地的热情与淳朴;苗绣、羌绣传承人指尖针线上的丝丝缕缕,则尽显南方的细腻与雅致。各具特色的地方鼓乐此起彼伏,“阖家团圆”“新年制新衣”和“春节庙会”等系列活动让除旧布新、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节令饮食等记忆中的民俗重现。“第一次这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与广博,感觉走进了非遗‘百花园’。”游客小琳说。
“龙年非遗大集”分为“甲辰龙集”“把式江湖”“食神街”和“千物集”4个板块,汇聚精选自各地的非遗项目,实现非遗门类全覆盖。“我们依托鲜活、全面的非遗沉浸式空间,激发年味和非遗的共鸣,力求呈现更好的展示效果,让百姓在其中真正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同时也找到过年的乐趣,而且是传统过年的乐趣。”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说。
“龙年非遗大集”不仅为游客烹饪了文化盛宴,对传承人而言也是一次交流提升的机会。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及表演人员,既有精神矍铄的老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少年,既有经验丰富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特别是葛渔城重阁会、左各庄杆会、沧州落子、中幡等表演队伍中大多夫妻同台、全家上阵,与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龙头,地市级、县级传承人为骨干,一般传承人为基础,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群队伍建设理念相契合。
从彩排到展演,年轻人快速成长着。安头屯中幡传承人刘怀伶说:“队里最小的孩子是初中生,能和来自全国的传承人交流,在这么多游客面前展示,孩子更自信了,更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可贵,训练都比平常有劲头。”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石彦敏、畲族银器锻制技艺传承人林陵祥、夏布绣传承人吴婉菁、羌族刺绣项目传承人张居悦等“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新秀展示出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通过大集,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也想把这种热爱分享、传递给更多游客。”石彦敏说。
连续3年,春节非遗大集品牌活动陪伴线上网友过年,为各地游子搭建了一座情归乡里的“云桥”。2024年,“龙年非遗大集”办到线下,部分演出登上了《新春非遗之夜》等电视节目。借助线上的号召力、传播性,融合线下的体验感和参与性,让观众在可听、可尝、可赏的非遗市集中,近距离感受非遗精神内涵,一个个非遗项目鲜活起来,春节非遗大集品牌也随之深入人心。
“龙年非遗大集”别具一格的质感,来自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适逢甲辰龙年,大集集合了舞龙、剪纸龙、龙灯、翻花(翻纸龙玩具)等蕴含龙元素的非遗项目,还有曾经登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铜梁龙和由“山花奖”得主林如奎制作的乐清首饰龙,从不同角度诠释出“中国龙”刚健威武、勇猛无畏、福泽四海等文化形象。
跨界融合则为大集带来更多打开方式。大集创新性地以“非遗+科技”“非遗+文创”营造互动消费场景,采用裸眼3D、XR等新技术手段活化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游客耳目一新。“千物集”区域内的传统口金包、结绳技艺、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刺绣、内蒙古毡绣刺绣、北京礼物等非遗文创产品,则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新设计理念融合,推动非遗走进当下年轻人的生活。
节日是民族共通的情感纽带,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社会传播和全民共享,使非遗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大放异彩,为公众提供一个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以及消费非遗产品的新时代场景。”王晓峰说。(本报记者 王添艺)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3月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