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创能力 表达中国情感
2020年10月19日

提高原创能力  表达中国情感

——中央芭蕾舞团用芭蕾抒写《鹤魂》

 

朱怡力

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要想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必须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根据现实中真实感人的事迹为原型来讲好中国故事,是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方式。中央芭蕾舞团探索用西方芭蕾语汇来表达中国情感的创新,创作《鹤魂》——成为舞团创新的又一次重要尝试,讲述“国际性”的中国故事。

一、《鹤魂》简介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自成立之初至今有《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200余部保留剧目。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代表,中央芭蕾舞团确立了走中西方相融合的道路,探索用西方芭蕾语汇来表达中国情感的创新。

芭蕾舞剧《鹤魂》是中芭的最新力作之一,是近几年新创作舞剧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作品。舞剧以护鹤英雄徐秀娟为原型,以女主人公对丹顶鹤和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为主线,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讴歌新一代青年朝气蓬勃、勇于献身的精神。《鹤魂》是继《红色娘子军》之后,中央芭蕾舞团在新的历史时期又一次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剧团年轻艺术家们经过反复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并打磨修改之后推出的一部现代题材作品,既遵循古典芭蕾的特征与特点,又尝试探索用新的舞蹈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为以后的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在舞蹈方面,中央芭蕾舞团启用曾经是中芭舞蹈演员的旅美编导马聪与中芭青年编导张镇新共同担任编导;在音乐上,剧团特邀了青年作曲家沈逸文为该剧作曲,将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合,舞剧《鹤魂》音乐带着灵性与气韵,完美地衬托出舞剧细腻的情怀。每次采风结束,编导们便迫不及待地进入排练场,将自己最新鲜的收获转化为具体的舞台表现。舞美设计师为了取得更好的舞台效果,将丹顶鹤栖息环境中最重要的湿地芦荡意象化地搬上舞台。服装师遵循一个宗旨——凸显芭蕾舞演员美丽的肢体语言,选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鹤魂》的精神内核。作曲家以舞剧音乐的情感,编导和舞美以舞蹈、舞台的具象画面,让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交相辉映。

二、《鹤魂》的创作特点

1. 用行动落实“深扎”, 让心灵接近“鹤魂”

2008年10月,时任副团长的冯英带领中央芭蕾舞团“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芭蕾”演出队前往齐齐哈尔大学演出期间,剧组演职人员应邀初赴“鹤乡”——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采风,在采风过程中深受启发,由此结下了一段深厚的人鹤情缘。

时隔六年,为创作反映新的时代风貌的新作品,中央芭蕾舞团于2014年9月启动《鹤魂》剧组建组,主创团队带着一份心灵的感动,再赴徐秀娟出生地,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集体进行“深扎”活动。2015年1月,主创团队又前往徐秀娟工作和牺牲的地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祭奠“护鹤天使”的英灵,并实地观看鹤群越冬的情景。

主创团队根据创作题材的特点,制订采风计划。2015年5月,主创团队三赴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观看“鹤妈妈”夏艳辉护养幼鹤的情形。鹤妈妈对幼鹤无微不至的照料,让创作者们深深感受到徐秀娟精神在这片神奇的湿地的传承和再现。同时,观看摄影专家王克举老师的“鹤”主题摄影展,一幅幅生动直观的画面,将丹顶鹤在四季变化和环境更迭中万千仪态一一呈现。这些图片成为了重要的创作依据,给了主创们源源不断的灵感。这些珍贵图片的拍摄者王克举老师,也是徐秀娟生前挚友。

《鹤魂》的创作者们为了能更好的诠释剧情以及更加充分的展示人与鹤的真情实感,在大量演出和密集排练的空档,哪怕只有几天时间,他们就都会深入实地。在创作过程中,针对创作细节进行反复采风。几次采风都是按照丹顶鹤的一年四季的生活周期进行安排的,通过观察丹顶鹤的生活形态、生活习性,感受丹顶鹤栖息的环境,体验养鹤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及人与鹤的真情实感进行实地采风,主创们深入进而更加准确的贴近故事中主角的内心世界,力图使人物更加饱满立体。

实地采风给创作者们留下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怎样把这些心灵的震撼传化成舞台呈现,怎样把丰富的素材转化为具体舞台形象,需要创作者反复的摸索和尝试。这部戏采用的是集体创作的方式,每一个创作阶段都在创作会中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凝练成舞台表达。

2. 讲中国故事,呼唤对生态环境的关爱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鹤以它超然的气质、坚贞的品格诠释着美;而在艺术的世界里,芭蕾以婀娜的身姿、灵动的足尖,展示优雅之美;而用芭蕾的语汇来演绎丹顶鹤的“鹤身、鹤形、鹤影”时,呈现给观众的便是芭蕾舞剧《鹤魂》清雅的仙姿。中央芭蕾舞团在编排的舞段时,不断创造一些新颖的动作和表现方式,有别于古典芭蕾的传统动作和表达。中国的芭蕾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体现中国的特色,尝试讲好具有“国际性”的中国故事。

第一,平凡又可贵的英雄主题。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传唱大江南北,徐秀娟正是歌曲中赞颂的救鹤英雄。以“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感人事迹为原型,以女主人公对丹顶鹤和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为主线,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了新时代平凡又可贵的女英雄,勾勒出新一代青年人美好纯洁的梦想,歌颂他们为实现梦想不断付出,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高贵品质,展现出了新一代青年朝气蓬勃、勇于献身的精神面貌。少年强则国强,可歌可泣的新时代英雄是时代的呼唤和需求。

第二,深具环保意识。《鹤魂》在国际上的演出,受到好评。深具环保的意识,被国外的观众和专家学者赞许。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凶悍的一面。它孕育了人类和丹顶鹤这样美好的生灵,也制造了让徐秀娟为救丹顶鹤而献出生命的灾难。《鹤魂》让观众油然而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不知不觉被主人公梦娟感染,想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和地球生命出一份力。

第三,将中国传统审美与芭蕾特性相结合。舞剧中象征吉祥、高洁、忠贞的丹顶鹤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美好馈赠;而以“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出的美丽善良的女孩“梦娟”,投身养鹤事业、又为救鹤而献身的感人情节,更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有力注解。该剧不仅抒发人文情怀,更体现中国文化内涵,通过刻画鹤的高洁品性和主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达到“鹤如我、我如鹤”的“天人合一”的中国美学高度。

通过芭蕾舞剧来呈现中国传统意象,也让《鹤魂》更能与国际接轨。《鹤魂》也打破古典芭蕾的舞蹈定式,创造出中国芭蕾的新造型和新语汇。作为一部中西合璧的作品,《鹤魂》能够成为搭建中西艺术的桥梁,把中国文化展现给西方观众。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既可以从《鹤魂》中看到中国的文化,也可以看到西方的艺术元素。“鹤魂”交响曲,以嘹亮的鹤鸣,完美地传达着舞剧细腻的情怀;舞台时空的穿越、虚实融汇的变换,都让这段人鹤情缘在情之深、意之切的演绎下,带给观众由心而生的共鸣。

三、启示与思考

1. 珍藏创作冲动,找到合适时机启动创作

从最初的创作冲动到《鹤魂》正式与观众见面,经过了八年的时间。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从创作冲动到作品创作完成都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鹤魂》这部舞剧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所以,重视创作冲动并将其珍藏,对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

2. 拓宽艺术形式的表达内容

创作者要勇于突破某种艺术形式的表达的“禁忌”。《鹤魂》也打破传统芭蕾的定式,创造出中国芭蕾舞的新造型和语汇。新造型和新语汇正是在反复“深扎”的过程中,一点点通过集体智慧摸索和建立起来的。

3. 从国情出发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展现出中国舞剧在国际上不一样的魅力。讲好中国故事既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又要接近百姓的生活和心声,找准创作的主题和角度非常重要。因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广为流传,《鹤魂》的题材有足够的观众基础。

4. 从生活出发讲好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众多英雄的故事广为流传,感人肺腑。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新时代的英雄不断涌现,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鹤魂》用主人公几段看似平凡却生动的人生截面,写意地描绘出一个舍身忘我的英雄的灵魂,不仅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了观众,更表达出人类向生命的致敬。

5. 关注人类共同话题

《鹤魂》的创作初衷,是表达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主人公原型徐秀娟就是在中国环保战线上牺牲的烈士。2017年,《鹤魂》应邀参加德国汉堡芭蕾节,被媒体评论为“鹤的呼唤、文化的传承”、“浓缩了一个国家的力量与优雅”。无论是舞剧中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是表达出的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的意识和态度,都是国际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引发国际共鸣。

原载《文化建设案例选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
 

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南路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69243250(办公室传真)   69268094(教务处)   69268437(科研处)
网站维护: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10-69268476
官微二维码
学院官方微信